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 篇 专利
  • 16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工学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理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植物保护

主题

  • 9 篇 泥石流
  • 5 篇 汶川地震
  • 3 篇 动态断裂韧度
  • 3 篇 滑坡
  • 3 篇 边切槽圆盘试样
  • 2 篇 防治对策
  • 2 篇 堰塞湖
  • 2 篇 山地灾害
  • 2 篇 流速
  • 2 篇 矩形双臂梁试样
  • 2 篇 崩塌
  • 2 篇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
  • 1 篇 绕行模式
  • 1 篇 实例
  • 1 篇 粘土颗粒
  • 1 篇 切槽深度
  • 1 篇 颗粒迁移
  • 1 篇 罗坝街沟
  • 1 篇 细粒含量
  • 1 篇 微生物群落和结构

机构

  • 20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4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8 篇 四川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
  • 2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2 篇 四川省山区减灾工...
  • 1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成都德通环境工程...
  • 1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
  • 1 篇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
  • 1 篇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
  • 1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 篇 四川省烟草公司广...
  • 1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1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 篇 中国科学院地表过...
  • 1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

作者

  • 46 篇 李战鲁
  • 16 篇 陈宁生
  • 16 篇 刘子明
  • 11 篇 张小平
  • 9 篇 吕娟
  • 8 篇 崔鹏
  • 8 篇 杨成林
  • 7 篇 胡颖
  • 7 篇 李霞
  • 6 篇 江耀
  • 5 篇 雷鸣宇
  • 5 篇 li zhanlu
  • 5 篇 王道杰
  • 5 篇 姜震
  • 4 篇 张宁
  • 4 篇 代志强
  • 3 篇 cui peng
  • 3 篇 li zhan-lu
  • 3 篇 高延超
  • 3 篇 刘黎

语言

  • 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李战鲁"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渗透沉降综合测试设备研制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 第6期31卷 1281-1289页
作者: 周小军 崔鹏 李战鲁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土体的渗透和变形是岩土工程土工试验研究中的2个重要性质。由野外调查和定点观察可知,泥石流源区广泛分布着砾石土,土体渗透和沉降特性是泥石流发生的必要环节,为了有效观测泥石流源区宽级配砾石土体的渗透系数和沉降,设计研制一套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1年 第3期20卷 31-37页
作者: 杨成林 陈宁生 李战鲁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以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的代表性泥石流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地貌、降水和土源条件特征,概括分析了汶川地震泥石流形成的5种模式,即:(1)沟床启动型;(2)坡面崩滑转化型;(3)震裂表土侵蚀启动型;(4)滑坡表面土体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载速率对岩石动态断裂韧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 2006年 第12期28卷 2116-2120页
作者: 李战鲁 王启智 四川大学木土工程及应用力学系 四川成都610065
为了获得岩石在高加载速率作用下的动态断裂韧度值并分析加载速率的影响,由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入射杆杆端附加劈尖及其基座对边切槽圆盘试样施加动态劈裂载荷。把应变片粘贴在裂纹尖端附近获得裂纹扩展时间;将劈裂载荷时间历程及裂纹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加载下岩石动态断裂韧度测定的实验研究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加载下岩石动态断裂韧度测定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战鲁 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岩石是一种含有缺陷的脆性材料,其破坏过程实质上就是微裂纹产生、扩展及贯通的动态过程。爆破工程、采矿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安全生产和生活的考虑使得岩石动态破坏时力学性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断裂韧度作为缺陷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流域潜在山洪泥石流防御示范点——甘溪沟流域监测预警实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利 2009年 第13期 64-65页
作者: 李战鲁 陈宁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甘溪沟流域概况甘溪沟流域位于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东侧1km处,距彭州市的直线距离约24km,距成都市约有60km。甘溪沟流域地处成都盆地与川西山地过渡带的浅山低丘区,流域分水岭最高海拔为1920m,河道出沟口海拔890m。
来源: 评论
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04年 第z1期23卷 134-140页
作者: 陈宁生 谢万银 李战鲁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610000
鉴于泥石流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 泥石流预测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应有所区别。根据这些控制因素, 同时依据西南地区的具体特点, 可将我国西南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分为降雨控制区、土源控制区、气温控制区及复合控制区。(1)降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丹巴县邛山沟特大灾害性泥石流汇流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04年 第3期13卷 104-108页
作者: 陈宁生 高延超 李东风 李战鲁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四川成都610000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610065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2003年7月11日发生在四川省丹巴县邛山沟的特大灾害型泥石流汇流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邛山沟泥石流的产生,系由于流域基岩表面的残破积物在70多天的断续降雨过程中饱和或接近饱和,在7月11日晚突降暴雨的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12汶川地震龙门山风景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特征与处理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 2008年 第3期26卷 272-275页
作者: 陈宁生 第宝锋 李战鲁 杨成林 李欢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610065
5.12汶川地震激发了龙门山风景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链状次生山地灾害。通过应急调查发现,该区已有堰塞湖5处,危害性崩塌、滑坡6处,已成灾泥石流沟1条,潜在泥石流沟11条,根据各处灾害的主要特征,确定堰塞湖的危险程度,提出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泥石流弯道超高与流速计算关系的研究——以巴塘通戈顶沟地震次生泥石流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41卷 165-171页
作者: 陈宁生 杨成林 李战鲁 何杰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610041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
我国山区尤其是地震山区暴发众多的泥石流,泥石流的流速计算始终是一个科学难题。对于在弯道运动的泥石流,假设凹凸两岸角速度相等,可以利用动能与势能的平衡及速度关系,计算泥石流的流速。据观测,在泥石流的弯道运动中,凹凸两岸的角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彭州市干溪沟流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地质学报 2011年 第4期19卷 582-587页
作者: 魏云杰 鲍艳 李战鲁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干溪沟属于湔江的支流,在大地构造部位上位于龙门山断褶带中段前缘,地貌上属于侵蚀构造地貌和河流地貌,切割深,降雨量丰富,河谷、河流较发育。由于人工开采矿石普遍,地质灾害较发育,典型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大白岩崩塌体、大团包滑坡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