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1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专利
  • 8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0 篇 农学
    • 45 篇 作物学
    • 1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10 篇 理学
    • 10 篇 生态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6 篇 稻田
  • 7 篇 秸秆还田
  • 7 篇 水稻产量
  • 7 篇 种植模式
  • 6 篇 紫云英
  • 5 篇 水稻
  • 5 篇 产量
  • 5 篇 复种方式
  • 4 篇 综合效益
  • 4 篇 碳库管理指数
  • 4 篇 冬季绿肥
  • 4 篇 复种轮作
  • 3 篇 干物质
  • 3 篇 崇义客家梯田
  • 3 篇 酶活性
  • 3 篇 土壤氮素
  • 3 篇 红壤旱地
  • 3 篇 双季稻田
  • 3 篇 水旱复种轮作
  • 3 篇 氮素吸收

机构

  • 72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5 篇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
  • 5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4 篇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
  • 2 篇 广西康华农业股份...
  • 2 篇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
  • 2 篇 中国生态学会
  • 2 篇 江西省山江湖委办...
  • 1 篇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 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1 篇 井冈山大学
  • 1 篇 江西省作物生理生...
  • 1 篇 江西省高校生态学...
  • 1 篇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
  • 1 篇 九江学院
  • 1 篇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
  • 1 篇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

作者

  • 80 篇 杨滨娟
  • 78 篇 黄国勤
  • 35 篇 yang binjuan
  • 34 篇 huang guoqin
  • 24 篇 王淑彬
  • 19 篇 杨文亭
  • 13 篇 yang bin-juan
  • 13 篇 周泉
  • 13 篇 huang guo-qin
  • 12 篇 陈洪俊
  • 11 篇 胡启良
  • 8 篇 hu qiliang
  • 8 篇 赵其国
  • 7 篇 袁嘉欣
  • 6 篇 徐宁
  • 6 篇 刘宁
  • 6 篇 liu ning
  • 6 篇 张颖睿
  • 6 篇 钱海燕
  • 5 篇 马艳芹

语言

  • 8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杨滨娟"
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 第7期49卷 71-77页
作者: 杨滨娟 张颖睿 袁嘉欣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了探明紫云英还田配施减量氮肥的作用机制,为南方稻田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在“紫云英-双季稻”复种型农作制度基础上,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个梯度的紫云英还田量,并配施相应的减量氮肥,以常规施肥作对照,分析不同紫云英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季稻田冬种紫云英“双减双增”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 第16期46卷 51-56页
作者: 杨滨娟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了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量,缓解农田环境污染,并适应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季稻田冬种紫云英"双减双增"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采用冬前控水、播期后移、覆盖过冬等新型技术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紫云英×油菜”混播还田及减施氮肥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核农学报 2024年 第5期38卷 976-984页
作者: 黄瑶 刘宁 胡启良 黄国勤 杨滨娟 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探究绿肥“紫云英×油菜”混播还田及氮肥减施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冬季种植“紫云英×油菜”并还田的条件下,设双季稻不施氮肥(CK)、施100%氮肥(150 kg·hm^(-2),N1MR)、减施20%氮肥(120 kg·hm^(-2),N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绿肥混播下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 第6期41卷 16-26页
作者: 胡启良 杨滨娟 刘宁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南昌330045
为探究绿肥混播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明确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紫云英与油菜混播的条件下,设置不施氮(CK)、常规施氮(MRN)与减施氮肥常规量20%、40%、60%(MRN1、MRN2、MRN3)共5个处理,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游不同复种轮作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及综合效益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年 第9期30卷 1501-1510页
作者: 杨滨娟 李新梅 胡启良 刘宁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45
为优化并推广双季稻田绿色高效的复种轮作休耕模式,通过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试验,在长江中游地区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研究了不同复种轮作模式[A(CK):紫云英-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B:紫云英-春大豆-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型花柱植株金荞麦繁殖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18期34卷 5206-5219页
作者: 赵梅 张万灵 吴春平 周兵 肖宜安 杨滨娟 杨文亭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南昌330045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吉安343009
开花物候及繁殖分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对金荞麦开花物候、繁殖分配及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金荞麦的花果期为每年的8—11月,9月集中开花,其集中开花模式有助于吸引昆虫传粉,提高繁殖成功率;金荞麦单花开花持续时间为1—2 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养地效果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18期34卷 5191-5199页
作者: 黄国勤 周丽华 杨滨娟 王淑彬 赵其国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南昌33004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为了提出适宜南方红壤区旱地质量提升的持续高效种植模式,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开展田间试验,以传统复种方式为对照,从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等多方面分析比较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的养地效果,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农田耕作模式提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田复种轮作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价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 第2期50卷 225-231页
作者: 杨滨娟 邓丽萍 袁嘉欣 胡启良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削弱长期连作障碍,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复种方式,综合分析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稻田CO_(2)和CH_(4)不同季节排放量趋势一致,均是晚稻>早稻>冬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游典型稻田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土壤固氮能力比较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23年 第3期42卷 143-152页
作者: 袁嘉欣 杨滨娟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昌330045
为研究比较长江中游地区稻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土壤氮素固持能力,设置紫云英-早稻-晚稻(CRR,CK)、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马铃薯-早稻-晚稻(PRR)5种稻田典型种植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田实行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5年 第4期35卷 1225-1234页
作者: 黄国勤 杨滨娟 王淑彬 黄小洋 张兆飞 姚珍 黄禄星 赵其国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南昌33004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