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专利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3 篇 郑廷玉
  • 3 篇 《看钱奴》
  • 2 篇 单篇别行
  • 2 篇 单篇别行原因
  • 2 篇 讽刺喜剧
  • 2 篇 可信计算
  • 2 篇 《礼记》
  • 2 篇 嵌入式系统
  • 2 篇 意象
  • 1 篇 文献价值
  • 1 篇 《道藏》
  • 1 篇 中国古典诗词
  • 1 篇 创作主体
  • 1 篇 收益函数
  • 1 篇 视野
  • 1 篇 场景
  • 1 篇 李煜
  • 1 篇 撰写缘由
  • 1 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 1 篇 大学语文

机构

  • 13 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2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1 篇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
  • 1 篇 河南省陕县农业局...
  • 1 篇 河南省三门峡市气...
  • 1 篇 河南省陕县农业局...
  • 1 篇 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4 篇 毋燕燕
  • 7 篇 wu yanyan
  • 5 篇 李燕燕
  • 4 篇 毋酉
  • 3 篇 王琳
  • 2 篇 杨歆歆
  • 2 篇 孙勇
  • 2 篇 张瑞静
  • 2 篇 杨义先
  • 2 篇 张三夕
  • 1 篇 孙汉升
  • 1 篇 周正
  • 1 篇 宁伟杰
  • 1 篇 李鹏飞
  • 1 篇 张杰
  • 1 篇 张羽伟
  • 1 篇 焦丹
  • 1 篇 zhang san-xi
  • 1 篇 马英
  • 1 篇 韩亚蓓

语言

  • 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毋燕燕"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古典诗词中的四时意象与教学思考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2018年 第8X期 21-23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中国古典诗词经常使用各种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扩充了作品的内容,丰富了作品的形象,还使创作主体抽象的情感立体直观地被受众感知,营造出一种余音袅袅的诗词意境。四时意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来源: 评论
蔡邕《月令章句》析论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 2016年 第11期11卷 141-145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本文通过考察蔡邕《月令章句》的撰写原因、撰写思想以及注疏特色,发现蔡邕《月令章句》为古代天人合一的政治统治理念提供了理论上的佐证,其对《月令》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律吕知识的阐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月令章句》虽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礼记》单篇别行现象析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 110-114页
作者: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所
《礼记》49篇本单篇流传,收入《礼记》后又从中析出单篇别行。通过考察历代《礼记》单篇别行著作,发现这些单篇别行篇章不仅内容精善完整,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治理息息相关,虽出现单篇别行著作的时间早晚及数量多寡均存在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虙《月令解》探析
收藏 引用
华中学术 2014年 第1期9卷 270-280页
作者: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虙《月令解》是《月令》单篇别行过程中,在南宋产生的一个重要文本。通过考察《月令解》通行版本可知,《四库全书》本是其中校勘较精善的版本。张虙撰写《月令解》是想为皇帝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治政纲领,有些注解虽有商榷之处,却体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王制》单篇别行现象论析
收藏 引用
华中学术 2019年 第2期11卷 59-67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王制》收入《礼记》后,宋代开始单篇别行,明清两代数量最多。通过梳理《王制》单篇别行著作,探究《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后发现,《王制》所载的治国制度体现了儒家严谨有序的治国模式、以德治国的治国思想以及重视天时的生存理念,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郑廷玉《看钱奴》中“笑”的表现艺术
收藏 引用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 第4期32卷 91-95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重庆400065
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没有笑便没有喜剧。郑廷玉《看钱奴》一剧通过运用巧妙的剧情设置、复杂的人物性格塑造、独具意味的人物宾白以及夸张、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凸显了此剧"笑"的艺术。从笑声中受众体会到中国古典喜剧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融入——一以徐中玉 齐森华《大学语文》教材为例
收藏 引用
高考 2016年 第9期 21-22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的一门公共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与理解能力、综合素养以及精神气质的提升。鉴于当下大学礼仪教育的缺失,如何将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古代的社交礼仪、人生礼仪等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是大学教育完成学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陶渊明诗文中的矛盾心结解析
收藏 引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 第5期29卷 70-73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重庆400065
陶渊明并不是一位浑身静穆、超凡脱俗的隐士,他也有内心深处的不平静。面对人生的种种矛盾,在一次次的抉择过程中,他逐渐过滤掉自己的焦躁情绪,坚定了崇尚自然的本性。他以哲人冷静的眼光对待生活中的困难,用高深的文化修养平息内心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脍”的历史文化考察——兼及生鱼片的起源问题
收藏 引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 第5期30卷 33-36,81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重庆400065
生吃鱼非日本独有,春秋时期我国已有食鱼脍的记载,这一饮食传统延续至今,后因斫脍人的稀缺、鱼脍有损健康等原因衰落但并未绝迹。日本料理中生鱼片的食法与中国极为相似,可能是长期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中国鱼脍技艺的吸收和创新,可以肯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校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课程教学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外交流 2016年 第18期 66-67页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重庆南岸 400065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体现,是提高国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精神、日常生活礼仪、节日礼俗以及人生礼仪的介绍,以期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现实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