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 篇 期刊文献
  • 16 册 图书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7 篇 电子文献
  • 15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1 篇 历史学
    • 49 篇 中国史
    • 12 篇 世界史
  • 44 篇 法学
    • 42 篇 政治学
    • 4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13 篇 抗日战争时期
  • 10 篇 抗日战争
  • 9 篇 中国
  • 7 篇 中国共产党
  • 7 篇 中国现代史
  • 7 篇 现代史
  • 6 篇 日本帝国主义
  • 5 篇 共产党
  • 5 篇 中国抗日战争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抗日战争史
  • 5 篇 中国近代史
  • 4 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
  • 4 篇 毛泽东
  • 4 篇 八路军
  • 4 篇 高等学校
  • 3 篇 中国历史
  • 3 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3 篇 李大钊
  • 3 篇 抗日战争期间

机构

  • 2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现代史学会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 1 篇 军事科学院军史部
  • 1 篇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
  • 1 篇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
  • 1 篇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 1 篇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
  • 1 篇 《中国文物报》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1 篇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
  • 1 篇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 1 篇 中央文献研究室研...

作者

  • 70 篇 王桧林
  • 4 篇 鲁振祥
  • 3 篇 郭大钧
  • 1 篇 赵阶琦
  • 1 篇 徐杰
  • 1 篇 宁欣
  • 1 篇 雷颐
  • 1 篇 白寿彝
  • 1 篇 卞修跃
  • 1 篇 张弓
  • 1 篇 陈东林
  • 1 篇 何仲山
  • 1 篇 陈琳国
  • 1 篇 魏久明
  • 1 篇 刘萍
  • 1 篇 张振
  • 1 篇 任翰
  • 1 篇 戴逸
  • 1 篇 徐勇
  • 1 篇 林晓光

语言

  • 6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王桧林"
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史家修养与史学撰著———王桧林教授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问题 2002年 第6期 15-17,21页
作者: 王桧林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承蒙主编王斯德先生的厚意和北京师大历史系主任朱汉国教授的安排,张皓于2002年6月里连续几天下午拜访王桧林先生.
来源: 评论
中国现代史.第2版  第2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高教版历史专业系列教材
2003年
作者: 王桧林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
论“十五年中日战争”与“八年抗战”
收藏 引用
抗日战争研究 2009年 第1期 20-25页
作者: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十五年战争”是日本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所谓十五年战争是从1931年“满洲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日本学者把这段历史叫做“日中战争史”、“太平洋战争史”、“大东亚战争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界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之关系的三个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共党史研究 1993年 第3期 45-52页
作者: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已注意研究,不过大多数学者只注意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而对其他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却较少探讨。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谈下面三个问题。一、中国抗日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与“工人政治”
收藏 引用
中共党史研究 1989年 第6期 18-23页
作者: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按照列宁的说法,“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庸俗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既承认阶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当前中国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史学史研究 1989年 第2期 13-18页
作者: 王桧林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出现了一股“文化热”。近几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文化问题的研究、对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注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中国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种局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代的选择与理论的建树——学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史学史研究 1993年 第4期 1-15页
作者: 王桧林
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经过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今天重新学习这一光辉理论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闪烁着光辉的历史观点、实践观点,是我们史学中宝藏,对于我们研究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特点的探索
收藏 引用
史学史研究 1995年 第3期 17-24页
作者: 王桧林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特点的探索王桧林人类历史是在时间上展开的,时间是连续的。是无分割的,因而,从本来的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是绵延不断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具体事物的演变又是有阶段性的。这样,人类历史是可以分为若干阶段的,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
收藏 引用
抗日战争研究 2001年 第1期 1-21页
作者: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在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化进程的时候 ,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 ,中国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习西方 ,这就产生了一个融入世界的问题。中西文化接触之后 ,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 ,也出现了割裂中国文化传统、过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战无底论”与“不降必胜论”想说什么?——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对日政策剖析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05年 第9期37卷 105-114页
作者: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既有坚持抗战的一面,又有对日妥协谋和的一面,表现出复杂和时有变化的情况。通过对《敌乎?友乎?》、《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抗战过程应有的基本认识》、《不降必胜的道理》等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