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主题

  • 3 篇 辩证法
  • 1 篇 生命活动
  • 1 篇 社会性
  • 1 篇 自否定
  • 1 篇 主体本质
  • 1 篇 总体
  • 1 篇 现实历史
  • 1 篇 私有财产
  • 1 篇 内在同一
  • 1 篇 外在统一
  • 1 篇 自在自为
  • 1 篇 人的本质
  • 1 篇 互映结构
  • 1 篇 历史
  • 1 篇 体系
  • 1 篇 黑格尔现象学
  • 1 篇 逻辑结构
  • 1 篇 感性活动
  • 1 篇 资本批判

机构

  • 5 篇 吉林大学

作者

  • 5 篇 王淮仟
  • 5 篇 王淼
  • 3 篇 wang miao
  • 3 篇 wang huaiqian

语言

  • 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王淮仟"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辩证法的逻辑结构钩沉:从黑格尔现象学到马克思的“资本批判”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5年 第2期 65-72页
作者: 王淼 王淮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
黑格尔辩证法具有“开端”“终点”以及“整体”间的“三元同一”结构,但此结构在国内学界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原因在于,以往研究将辩证法视为从开端到终点的纯粹“创生”过程,而忽视其逻辑本相,即使对象不断重新把握自身之存在的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辩证法的“体系—历史”之分及其消解——关于C.J.阿瑟的历史观与总体概念的反思
收藏 引用
世界哲学 2025年 第2期 40-49页
作者: 王淼 王淮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阿瑟主张通过“体系的辩证法”来解读黑格尔与马克思,称其作为一种“重建过程”同历史辩证法彼此对立。国内学界尽管对此大体上持否定态度,并致力于直接恢复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地位,却未能指出阿瑟使两种辩证法对立的思想根据,即某种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命的“自否定”与现实历史生活——马克思辩证法之感性内涵及其外显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10期 48-54页
作者: 王淼 王淮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作为通达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一环,辩证法常常囿于“形式方法”的定义和理解之中。在早期著述里,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和旧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也意味着对这种“头脚倒置”了的辩证法的革命性改造和范式转换,在生存论的路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的本质与社会性的“内在同一”探析——基于马克思早期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解构视角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3期 60-66页
作者: 王淼 王淮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常会引导我们指向“社会关系总和”并付之以“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的解读。但是,倘若这一解读是在“人的本质”与“社会性”的外在统一中得出的,那么这无疑错失了马克思阐述这一问题的深意,并再度退回到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马克思早期“扬弃私有财产”构思中的“互映结构”
收藏 引用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 第9期 3-12页
作者: 王淼 王淮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马克思早期关于“扬弃私有财产”的构思中存在一种互映式的结构,即以私有财产与其主体本质(劳动)的相互规定来把握其各自的内涵。他从批判国民经济学的体系入手,指明后者通过肯定私有财产的异己性和作为主体的虚假形式而否定了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