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4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会议
  • 2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99 篇 电子文献
  • 2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 篇 文学
    • 5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8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6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35 篇 郭沫若
  • 14 篇 郭沫若研究
  • 6 篇 《女神》
  • 5 篇 作家
  • 5 篇 儒家文化
  • 4 篇 文学史
  • 4 篇 中国
  • 4 篇 文学创作
  • 4 篇 马克思主义
  • 4 篇 王阳明
  • 4 篇 泛神论
  • 4 篇 抗战时期
  • 3 篇 自由主义
  • 3 篇 郭沫若学
  • 3 篇 《我的童年》
  • 3 篇 文学作品
  • 3 篇 文学
  • 3 篇 儒家精神
  • 3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3 篇 梁启超

机构

  • 39 篇 乐山师范学院
  • 14 篇 乐山师专中文系
  • 3 篇 四川乐山师专中文...
  • 1 篇 绵阳电视大学
  • 1 篇 四川乐山师范专科...
  • 1 篇 四川乐山师范专科...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乐山师专中文系!教...
  • 1 篇 四川省乐山师专中...
  • 1 篇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
  • 1 篇 沙湾区人民政府
  • 1 篇 四北省乐山师专中...
  • 1 篇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

作者

  • 98 篇 税海模
  • 5 篇 shui haimo
  • 4 篇 陈晓春
  • 3 篇 shui hai-mo
  • 1 篇 chen xiaochun
  • 1 篇 詹虎
  • 1 篇 谢加明
  • 1 篇 shui hai mu(lesh...
  • 1 篇 罗佳明
  • 1 篇 陈俐
  • 1 篇 甘时勤
  • 1 篇 chen li
  • 1 篇 胡加伦
  • 1 篇 shu hai-mo
  • 1 篇 zhan hu
  • 1 篇 干鸣丰
  • 1 篇 税海模 
  • 1 篇 shui haimu

语言

  • 9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税海模"
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蓝棣之“症候式分析”:透视生命深渊的“第三只眼”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3期24卷 183-187页
作者: 税海模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四川乐山614000
蓝棣之症候式分析丰富了文学研究方法 ,深化了文学研究对“人”和人性的深层把握 。
来源: 评论
一部雄浑的交响乐——《奔生》解读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01年 第5期 61-62页
作者: 税海模
四川青年作家金刚石的,是一部多主题长篇小说,由三个互相支撑、互相映衬的文学主题,组成一曲雄浑壮丽的交响乐章.
来源: 评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郭沫若研究话语演化简要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年 第4期 123-130页
作者: 陈晓春 税海模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614004
改革开放后,郭沫若研究在以前单一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逐步演化出另外三种话语:学院派话语、自由主义话语和民间草根话语。由于研究对象郭沫若极其复杂,这四种话语对他的叙述可能都有片面性;这些话语在相互驳难之余,似乎都有必要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选择马克思主义给他带来人生辉煌——就郭沫若研究回答自由主义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1期22卷 153-157页
作者: 税海模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乐山市614000
文化界近年来对郭沫若的某些批评 ,往往以自由主义立论。本文分析了自由主义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 ,梳理了郭沫若与自由主义的前后关系 ,指出选择马克思主义为郭沫若带来人生辉煌 ,并认为以自由主义学理去衡量、批评、贬抑马克思主义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革命性质质疑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年 第2期 253-264页
作者: 税海模
建国后编写的几十本现代文学史,几乎一致认为:新文学运动始终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新文学初期的文学革命运动当然也就是无产阶级
来源: 评论
沫若文化的三个向度及其开发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 2004年 第1期 12-17页
作者: 税海模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四川乐山614004
沫若文化包括球型发展、与时俱进、人民本位三个向度,分别回答了人与自我、人与时代、人与社会等三方面的关系问题。当这三个向度在郭沫若身上表现为相互支撑、相互呼应时,郭沫若即会不断成就各项人生业绩,走进辉煌;反之,如果这三个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学术学理层面反思《反思郭沫若》——就郭沫若研究二答自由主义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 2001年 第4期 71-76,94页
作者: 税海模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四川乐山614004
丁东编选的《反思郭沫若》是一本有失有得、失大于得的书。其试图通过郭沫若反思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的初衷是有意义的。但是 ,由于编者学术准备不足 ,偏见太深和该书相当文章立论偏颇 ,存在理性认识上的诸多误区 ,致使该书总体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行记》艺术魅力初探 《南行记》艺术魅力初探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 第1期 1-6页
作者: 税海模
当《南行记》的部分作品发表伊始,艾芜就受到文艺界的重视,被称作“一九三三年文坛上的新人。”《南行记》出版不久,郭沫若就说:“这是一本满有将来的书。”以后,《南行记》多次再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读者群。历史证明,《南行记》确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精神的现代化──也谈郭沫若泛神论的背后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 1995年 第2期 63-69,75页
作者: 税海模 乐山师专中文系
传统精神的现代化──也谈郭沫若泛神论的背后税海模《郭沫若学刊》1994年第3期发表的《在“泛神论”背后──郭沫若早期哲学思想再探》,对学术界几成定论的郭沫若泛神思想提出质疑,认为泛神论只是郭沫若早期哲学思想的“旗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鲁迅小说:“死火”精神的象征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 第10期 26-31页
作者: 税海模
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某种多义性与开放性,能随着时代和接受者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意义。鲁迅小说即是这样的文学珍品,“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供人们、也经得起人们面面观。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