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6 册 图书
  • 135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会议
  • 3 篇 报纸
  • 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506 篇 电子文献
  • 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3 篇 历史学
    • 353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27 篇 哲学
    • 127 篇 哲学
  • 11 篇 法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8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345 篇 中国历史
  • 14 篇 黄道周
  • 10 篇 大同
  • 9 篇 朱子
  • 7 篇 儒学
  • 6 篇 神化
  • 6 篇 中和
  • 5 篇 仁爱
  • 5 篇 杨简
  • 5 篇 太极
  • 5 篇 良知
  • 5 篇 王阳明
  • 5 篇 理学
  • 5 篇 《周易》
  • 4 篇
  • 4 篇 孟子
  • 4 篇 未发
  • 4 篇 康有为
  • 4 篇 程颐
  • 4 篇 神明

机构

  • 100 篇 山东大学
  • 22 篇 吉林大学
  • 10 篇 南京大学
  • 9 篇 清华大学
  • 9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哲学系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
  • 1 篇 the school of fo...
  • 1 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
  • 1 篇 山东财经大学
  • 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1 篇 日本东京大学

作者

  • 507 篇 翟奎凤
  • 31 篇 zhai kuifeng
  • 26 篇 zhai kui-feng
  • 6 篇 蔡杰
  • 4 篇 陈来
  • 3 篇 cai jie
  • 3 篇 向辉
  • 2 篇 卢珊
  • 2 篇 朱琳
  • 2 篇 翟奎凤选
  • 2 篇 刁春辉
  • 2 篇 李艳容
  • 2 篇 lu shan
  • 2 篇 卢金名
  • 2 篇 姚莺歌
  • 1 篇 diao chun-hui
  • 1 篇 邱振华
  • 1 篇 wang jia-qi
  • 1 篇 wang meng-yu
  • 1 篇 qiu zhen-hua

语言

  • 5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翟奎凤"
50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鬼神、化神与心神的统一:论南宋杨简之人文神学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25年 第1期 119-128页
作者: 翟奎凤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神”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宗教意义之鬼神、本体意义之化神、主体意义之心神是“神”的三个主要内涵。杨简则对此三神作了贯通,他相信鬼神是实际存在的,鬼神之灵,无方无体、无所不在、无所不通、范围天地、发育万物,同时,鬼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朱子心灵哲学论纲
收藏 引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 第02期 49-60页
作者: 翟奎凤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心灵”一词在两晋隋唐已较为普遍使用,北宋儒家较少以灵论心。南宋朱子很少直接用“心灵”,但他在大量讨论中以灵论心。人心之灵是人有别于禽兽的重要标志,朱子从生存本源论的角度认为人与禽兽“理同气异”,人所得灵秀之气,使得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范蠡形象及其三才智慧的历史演绎与黄老道家——以《国语·越语下》为中心的讨论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5年 第2期 13-21页
作者: 翟奎凤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范蠡是中国古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政治人物,他是越王句践的重要谋臣,在战国和秦汉时期也被认为是功成身退、弃官从商的成功典范。《国语》《史记》《吴语春秋》《越绝书》等战国秦汉时期的典籍都有关于范蠡的记载,在历史与传说的复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治理智慧
收藏 引用
国家治理 2025年 第3期 24-30页
作者: 翟奎凤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
华夏历法,兼顾日月,是典型的阴阳合历。远古时期,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是冬至、夏至,这两个节日以太阳回归年的最低点、最高点而设。后来出现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虽有一定太阳节气背景,但直接地都与月相相关,反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气合一:朱子“天地之心”思想新探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5年 第1期42卷 22-23页
作者: 翟奎凤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一、南宋之前的“天地之心”天地之心,是由“上帝之心”“帝心”“天心”演化而来。相对于“上帝之心”“帝心”“天心”,“天地之心”一词出现较晚。从天到天地、从“天心”到“天地之心”,从“一”到“两”,更多地突显了一种自然生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漱溟文存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清华国学书系
2014年
作者: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本书是清华国学研究院主编的“清华国学书系”之一种。本文存是梁漱溟一生重要代表作和文章的精选,与其它类似文存不同的是,本书重在突显梁漱溟先生在传统文化和国学方面的卓识和睿见,以示先生在国学与人生哲学方面的精深造诣和独到体悟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
程朱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兼谈理学对经学的选择性凸显及其自我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3年 第3期 59-64,128页
作者: 翟奎凤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主敬涵养论是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经典文献中关于"敬"的记载,义理性最强的莫过于《易传》"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一语,所以程朱的主敬涵养工夫多依此立论。在程朱的讨论中,《易传》的"敬、义&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道周《易象正》的成书、版本及崇祯本的发现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 第4期50卷 24-28,159页
作者: 翟奎凤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大儒黄道周是明末著名易学家,《易象正》是其最重要的易学代表作,被《四库全书》收入经部《易》类。《易象正》是黄道周56岁至57岁期间在狱中草成的,方孔炤、方以智父子共同见证了其创作之艰辛,并对黄氏易学之深邃表达了由衷的景仰和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梁启超的易学思想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5年 第2期 53-59页
作者: 翟奎凤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受康有为的影响,梁启超早年以易学为"魂学""天人相与之学",笼统地认为《易传》为孔子所作,其思想是孔子人生与社会理想的终极归宿。1918年后的梁启超,对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作了逐步深入的分析,最后认为《系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学与理学之历史及儒学未来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 第3期35卷 5-16页
作者: 翟奎凤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文化文明是一个生命体,要与外界不断进行"开合、出入、聚散、化",其生机才能旺盛。依此而论,儒学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华夏不同部落的文化融合成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这种文明体演变到魏晋南北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