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1 篇 期刊文献
  • 31 册 图书
  • 16 篇 会议
  • 12 篇 专利
  • 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338 篇 电子文献
  • 1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3 篇 文学
    • 24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44 篇 历史学
    • 42 篇 中国史
    • 14 篇 考古学
    • 3 篇 世界史
  • 28 篇 教育学
    • 28 篇 教育学
  • 18 篇 法学
    • 13 篇 社会学
    • 4 篇 政治学
    • 4 篇 民族学
  • 7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地理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1 篇 诗歌
  • 11 篇
  • 11 篇 文体
  • 11 篇 《文选》
  • 11 篇 广西
  • 11 篇 玄言诗
  • 10 篇 文学批评
  • 9 篇 中国
  • 9 篇 教授
  • 8 篇 文学
  • 8 篇 文选
  • 8 篇 古典诗歌
  • 8 篇 传统文论
  • 8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7 篇 抒情
  • 7 篇 《玉台新咏》
  • 7 篇 文心雕龙
  • 7 篇 采录
  • 7 篇 士人
  • 6 篇 古代

机构

  • 257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10 篇 安徽长江钢铁股份...
  • 5 篇 广西师大中文系
  • 4 篇 桂林医学院
  • 3 篇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
  • 2 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 篇 信阳师范大学
  • 1 篇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
  • 1 篇 广西桂学研究院
  • 1 篇 广西师范学院
  • 1 篇 广西中国文学学会
  • 1 篇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
  • 1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
  • 1 篇 广西师大出版社
  • 1 篇 广西师大文学研究...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作者

  • 350 篇 胡大雷
  • 56 篇 hu dalei
  • 55 篇 hu da-lei
  • 6 篇 方先锋
  • 5 篇 汤小龙
  • 4 篇 韩启明
  • 3 篇 何林夏
  • 3 篇 于堃
  • 3 篇 崔家贵
  • 3 篇 张利群
  • 3 篇 覃德波
  • 3 篇 浦东
  • 2 篇 王克四
  • 2 篇 王秀峰
  • 2 篇 黄伟林
  • 2 篇 卢德斌
  • 2 篇 唐祥
  • 2 篇 张军
  • 2 篇 辛梓
  • 2 篇 文振国

语言

  • 35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胡大雷"
3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胡大雷教授访谈录
收藏 引用
贺州学院学报 2014年 第2期30卷 1-4页
作者: 胡大雷 李晓明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 广西贺州542899
李晓明(下文简称李):胡教授,非常感谢您来到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您长期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文论的教学与研究,但您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桂学研究”首席专家,“桂学研究”岗广西特聘专家,我想请您谈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木兰诗》材料来源与成诗考略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40卷 67-72,237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院 桂林541004
与《李波小妹歌》直述时事不同,《木兰诗》以“木兰不知名”而为虚构性作品,所歌咏者皆有来自且具北方民族习俗意味。诗歌情节设置上,“从此替爷征”显示北方少数民族女性的担当精神;“不用尚书郎”是说木兰不做宫中女官;“出门看火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描摹·敬畏·审美:中古山水谣谚的三重境界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3期45卷 156-163,187,188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541001
中古山水谣谚在表达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三重境界:一是山水谣谚成为山水自然的地理标志,这是客观描摹、认识、再现山水景观;二是叙写山水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告诫与警示人类要适应自然,体现出对山水自然的敬畏;三是对山水自然的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土佛教的对外交流
收藏 引用
文学与文化 2025年 第1期 56-64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土佛教兴盛,多有与外境的佛教交流。一是中土佛教以创新性观念、寺院建设、与外道的论辩中建立起自信,这是中土佛教域外交流基础。二是中土佛教的西向传播,如吕光伐胡,左末城中图佛与菩萨,乃无胡貌;中土僧人著述以胡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选学”与中原文化精神
收藏 引用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27卷 14-21页
作者: 毋军保 胡大雷 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文选》,曹宪仕隋秘书监时撰《文选音义》,李善在郑、汴之间讲授《文选》,“文选学”开拓并创“学”于时为文化中心的中原。北宋时中原雕版印刷技术发达,雕版刊刻之盛令《文选》流行天下。民国时“文选学”复兴,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口言”与“笔书”——论中古“难”体的原生态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3年 第1期33卷 4-11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作家创作活动的"口言"、"笔书"来考察"难"体,可以得到"难"体原生态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三:其一,"难"体的语境、情景、场景包括:"论难"要敢于坚持己见、"论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屈原自沉与“以身祷之”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08年 第4期 172-178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于屈原自沉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此处提出"以身祷之"说,认为屈原是为楚国祈福消灾而自沉汨罗的,即所谓"汤祷"式。屈原每每称说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国家为什么会有灾祸;屈原表示不怕死亡而只怕国家覆亡;屈原每每说自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传统文论的特质及“当代化”的理论思考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03年 第1期 115-121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处
本文论述传统文论有无“当代化”的可能及怎样“当代化”。传统文论具有以下特质 :一是整体性 ,从其表现形式的理论、评论、创作三位一体与思维方式上可以看出 ;二是其范畴的意义有开放的一面 ;三是古代文论家以对经典著作实施创造性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古文体的扩张、互动及非常态化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12年 第9期44卷 102-109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文体扩张,有时是越界去做其他文体应该做的事,造成了某些文体的非常态化形式,即文体由此学科向彼学科的移植性扩张;如文学文体进入哲学,形成玄言赋、玄言诗之类;又如文学文体进入史学,构成史述赞之类。文体扩张,或者是文体的某些特质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1997年 第2期 59-68页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玄言诗的出现、盛行及衰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现象。一般认为,述说玄学理论的诗就叫作玄言诗。王钟陵《中国中古文学史》的说法具有代表性:“凡是以体悟玄理为宗旨的诗概属玄言诗。”又说:“体悟玄理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