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纽特人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e Inuit)是一本描述地理、语言、历史、社会和文化空间的专著,研究了从阿拉斯加到加拿大和格陵兰地区因纽特语的现有知识,且主要对因纽特人的语言进行了讨论。它不仅是关于语言和更广泛的社会文...
详细信息
《因纽特人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e Inuit)是一本描述地理、语言、历史、社会和文化空间的专著,研究了从阿拉斯加到加拿大和格陵兰地区因纽特语的现有知识,且主要对因纽特人的语言进行了讨论。它不仅是关于语言和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类学和语言学研究,而且是因纽特语言使用者的历史见证。论文以《因纽特人的语言》汉译实践为基础,主要对书中第三章和第四章中的名词翻译进行了研究。《因纽特人的语言》属于信息型文本,基于对此书的翻译实践,作者一方面对书中第三四章中名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为国内学者提供北极地区语言研究方面更权威的参考资料。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名词的翻译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且英语多用名词以体现其静态的特征。所以作者在翻译实践中从名词或名词词组的翻译入手,同时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站在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对《因纽特人的语言》的名词汉译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语言类信息型文本中名词的汉译,可以归纳为如下五种情况,第一,在直译无法完整、准确传达原文内容时,采用引申名词词义的方式翻译;第二,译文出现语义模糊、信息缺少而造成译入语读者困惑时,则通过对名词进行语义重塑的方式进行翻译;第三,在译文冗杂、次要信息干扰主要信息时,翻译进行减词处理;第四,在直译译文缺少成分时,翻译采用增加范畴词的方式;第五,在直译明显出现译文生硬时采用转换翻译的方式,将名词转换为动词或副词等其他词性。通过上述方式,笔者完善本次翻译实践中对名词的翻译,使译文更加符合语言类信息型文本的类型、贴近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并完整、准确表述原文作者思路。并且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减少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因文化、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对原语言信息理解的偏差。研究表明,交际翻译理论在信息型文本的名词翻译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可以为类似文本中名词或名词词组的翻译提供借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