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青岛高岭土制备地聚物的最佳条件和地聚物的水化过程。重点考察了水灰比、碱激发剂掺量、水玻璃模数等因素对地聚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岭土煅烧得到的偏高岭土为原料制备地聚物,当水灰比为0.35、碱激发剂掺量为21%、水玻璃模数为1.4时,地聚物具有较高的强度。由此制备的地聚物试块在50℃下用保鲜膜包裹养护9 d 再自然养护19 d,其抗压强度为71 MPa。通过XRD、SEM对地聚物的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地聚物不同水化时间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地聚物在水化过程中,先脱水缩聚生成小颗粒地聚物前驱体,然后进一步生成相对较大的分子,最后连接成网状结构,形成致密结构;其水化产物主要是网状无定型的硅铝凝胶,对应的XRD衍射区域为20°~30°。
利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对6种含羧基席夫碱的抑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3LYP/6-31G*基组对6种含羧基席夫碱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邻氧乙酸苯甲醛缩氨基酸类席夫碱分子的C N键级越弱,N13上电子云密度越大,HOMO与LUMO之间的能量差(△E)越小,抑菌活性越好,抑菌活性部位主要在C N、—COOH和CH3O—上。丙酮酸缩吡啶甲酰腙类席夫碱分子的C N键级越弱,N6、N8、N10、O15、O14上电子云密度越大,HOMO与LUMO之间的能量差(△E)越小,抑菌活性越好,抑菌活性部位主要在C O、吡啶环和C N上。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线性方程为lg(1/MIC)=2.634-18.08△E-0.006α-3.229 BO C N(n=6,R=0.887,Se=0.237),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一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