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白头翁皂苷D对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并基于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wingless 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
详细信息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一次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节能减排策略的设计与推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项课题。相关数据表明,建筑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30%~40%,建筑围护结构能耗中,门窗带来的能耗高达50%,对于高能耗建筑来说,门窗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40%以上,因此针对建筑门窗等围护结构的创新对于节能发展意义重大。窗体性能优化改造成为了近年来建筑节能领域的焦点之一。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充分高效利用太阳光能源,节省建筑的供热制冷能耗。但是,建筑在不同季节对太阳能的需求不尽相同,很多窗体改造都仅仅考虑了单一季节的运行工况,且与窗体组合的材料工质大多存在寿命短、节能潜力小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流体夹层光谱调控窗体,该窗体可实现按需高效获取太阳能量、降低建筑供热制冷能耗、保证建筑光热环境舒适性等效果。首先,介绍了窗体的设计方案及运行原理,并针对窗体的预想功能选择配置合适的纳米流体工质,搭建了实验窗体及建筑模型测试平台,以纳米流体浓度为变量测试了冬季房间温度、照度变化及玻璃表面温度等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流体浓度越高,对房间热舒适环境营造越有利,房间热环境均匀性更佳,节能效果越好。但当浓度过高时,房间光环境质量较差。此外,还通过实验探究了供暖工况下窗体的夜间节能保温效果。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究窗体的光热调控特性,将建筑测试模型整体划分成区块进行逐一能量流动分析,设计了纳米流体冬季能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依据室外气象参数以及纳米流体浓度对室内光、热环境进行预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能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光热预测模型确定了哈尔滨地区冬季窗体运行的最佳纳米流体浓度为560 ppm。采用Energy Plus模拟了窗体在一哈尔滨地区典型民居建筑中的节能效益,结果表明窗体可以促进建筑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供暖节能率约为7.81%,每平米建筑面积全年可节省供暖能耗约9.057 k W·h。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基于纳米流体夹层的光谱调控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中央气象局为执行气候变异与剧烈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计化,建立发展二步法动力统计气候预报系统,选定中央气象局全球模式(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胡等,2002)及由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所发展的ECHAM(Roeckner...
详细信息
中央气象局为执行气候变异与剧烈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计化,建立发展二步法动力统计气候预报系统,选定中央气象局全球模式(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胡等,2002)及由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所发展的ECHAM(Roeckner等,2003)全球模式为系集预报成员,动力模式之边界条件则选定中央气象局所发展之最佳化海温预报(CWB/OPGSST)及美国NCEP/CFS(Climate Forecast System)系统及所预报的海表面温度。本文中将二步法动力气候预报系统各组大气模式/海表面温度共40组做简单算术平均所得到之系集预报结果和观测资料作校验分析,观测资料包含NOAA CAMS-OPI降水资料、NCEP Reanalysis-2的两米温度以及NOAA全球最佳化海温(OISST,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自2006年开始逐月进行校验,校验方法考虑距平空间相关系数(Anomalypatter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与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针对5种不同区域(热带、南半球、北半球、亚洲及东亚-西北太平洋区)为对象进行校验分析,期能了解本模式之系集预报的技术能力。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