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4 篇 期刊文献
  • 16 册 图书
  • 13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201 篇 电子文献
  • 1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5 篇 艺术学
    • 15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7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7 篇 历史学
    • 17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工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6 篇 电影理论
  • 21 篇 中国电影
  • 12 篇 影片
  • 11 篇 观众
  • 11 篇 电影
  • 10 篇 华语电影
  • 9 篇 连载
  • 8 篇 中国
  • 8 篇 电影研究
  • 7 篇 艺术
  • 7 篇 导演
  • 7 篇 电影评论
  • 6 篇 电影美学
  • 6 篇 电视节目
  • 6 篇 思潮
  • 6 篇 国家形象
  • 6 篇 美国
  • 6 篇 巴赞
  • 5 篇 电影、电视艺术
  • 5 篇 电影批评

机构

  • 134 篇 上海大学
  • 9 篇 西南大学
  • 9 篇 北京电影学院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5 篇 清华大学
  • 5 篇 中国电影家协会
  • 5 篇 上海戏剧学院
  • 4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
  • 3 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 3 篇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
  • 3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 篇 佐治亚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中央戏剧学院
  • 2 篇 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199 篇 陈犀禾
  • 30 篇 chen xihe
  • 15 篇 刘宇清
  • 14 篇 chen xi-he
  • 7 篇 王艳云
  • 7 篇 赵彬
  • 6 篇 任蕾
  • 6 篇 刘吉元
  • 6 篇 翟莉滢
  • 6 篇 黄望莉
  • 5 篇 万传法
  • 5 篇 石川
  • 5 篇 程功
  • 5 篇 李亦中
  • 5 篇 聂伟
  • 5 篇 liu yuqing
  • 4 篇 尹鸿
  • 4 篇 周斌
  • 4 篇 陈旭光
  • 4 篇 周安华

语言

  • 20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陈犀禾"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笔谈)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 2025年 第1期 87-102+115页
作者: 陈犀禾 周安华 曲春景 王海洲 范志忠 李立 陈旭光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浙江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新世纪以来,与“电影”概念从影院电影到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大电影”的不断扩容一样,影视理论的研究与批评也呈现加速拓展之势。数字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带来影视媒介与影像艺术的深刻变化,新媒介迭代、跨媒介融合、电影“遇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视制作基础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影视艺术技术丛书
1998年
作者: (美) 赫伯特·泽特尔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
中国电影理论的“物自体”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 2025年 第1期18卷 87-89,115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
李立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流变及其机制研究(2000-2024)”让我意识到,今天的电影理论研究距离新时期之初已经走了多远!程季华在20世纪80年代曾告诉我,当时中国电影学术界对是否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电影理论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十年来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12年 第7期 82-89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载体凝聚台湾人的共同价值和情感,人们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载体,透视台湾人的国族想象。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发现:六十年的台湾电影不但在工业和美学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所传达的国族想象和认同也发生深刻的蜕变,并鲜明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02年 第4期 47-55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中国传统的影视批评一直比较单一。80年代开放以来,中国影视学术和批评界曾经有过一个引进西方方法论的高潮,并形成了影视批评方法多样化的格局。本文对8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论上的新格局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文章首先在第一部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向中国电影致敬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4期13卷 5-7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上海200072
电影作为一种技术,是一种舶来品。但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表达形式,却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之中。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风靡中国早期电影的家庭情节剧和神怪武侠片,无不深深烙上了中国文化的痕迹(尽管人们对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艺谋的女性情结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 2012年 第2期 24-25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张艺谋的电影大都和塑造一些传奇的中国女性形象有关。从1987年开始独立执导的《红高梁》开始,到年前的《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不但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女演员的明星梦,
来源: 评论
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海上电影文丛
2005年
作者: 陈犀禾
本书汇集当下国际、国内电影美学理论研究者最新的前沿性成果,由理论批评而个案探讨,由影像分析而产生运营,由全球化现象而本土化问题,从多个层面密切关注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必将对新世纪的电影美学理论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
李少白和中国电影教育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15年 第5期 8-9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教授200072
在中国电影学术史上,李少白的名字将因为《中国电影发展史》而和程季华、邢祖文一起被人们长久铭记。而在中国电影教育史上,李少白更是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82年,当中国第一批电影学研究生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习的时候,这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读影片《一个和八个》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11年 第6期 148-152页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本文通过对当年第五代电影的开山之作《一个和八个》的详尽文本分析,探讨了其风格、主题和成就。文章把影片的主题概括为"忠诚"、"冤屈"和"牺牲",并认为电影的故事描写的是抗日战争,但是它所表达的主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