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3 篇 期刊文献
  • 25 篇 会议
  • 8 册 图书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26 篇 电子文献
  • 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6 篇 艺术学
    • 19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9 篇 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主题

  • 32 篇 影片
  • 24 篇 中国电影
  • 13 篇 导演
  • 13 篇 中国电影产业
  • 13 篇 电视剧
  • 11 篇 现代性
  • 10 篇 银幕
  • 10 篇 电影艺术
  • 10 篇 电影
  • 9 篇 创作者
  • 9 篇 电影评论
  • 9 篇 电影产业
  • 9 篇 叙事
  • 9 篇 主体性
  • 9 篇 全球化
  • 9 篇 好莱坞
  • 9 篇 观众
  • 9 篇 电影市场
  • 8 篇 放映幕
  • 8 篇 中国

机构

  • 133 篇 北京电影学院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电影家协会
  • 6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 6 篇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
  • 5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3 篇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 3 篇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
  • 3 篇 中国影协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 篇 中央戏剧学院
  • 2 篇 八一电影制片厂
  • 2 篇 《电影艺术》
  • 2 篇 <当代电影>
  • 2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2 篇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
  • 1 篇 中国电影家协会·研...

作者

  • 227 篇 黄式宪
  • 16 篇 huang shixian
  • 9 篇 尹鸿
  • 9 篇 huang shi-xian
  • 6 篇 邵牧君
  • 6 篇 王人殷
  • 6 篇 罗艺军
  • 5 篇 陈晓云
  • 5 篇 胡克
  • 4 篇 郑国恩
  • 4 篇 戴光晰
  • 4 篇 陆绍阳
  • 4 篇 余倩
  • 4 篇 童道明
  • 4 篇 胡智锋
  • 4 篇 陈剑雨
  • 3 篇 彭加瑾
  • 3 篇 张清
  • 3 篇 周星
  • 3 篇 谢飞

语言

  • 2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黄式宪"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以开阔的文化胸襟与世界对话——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断想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02年 第6期 57-63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今年初夏六月,恰值中国加入WTO后的头一年,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带着新鲜的文化气息和时代风采在上海这个崛起于东方的国际大都会里隆重举行.
来源: 评论
《月蚀》──触发中国电影尖锐话题的新锐之作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0年 第2期 29-36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月蚀》以浅显轻松的方式实现了对电影本体多方面的探索和社会现实的感性传达,轻松地保全了十分纯粹的艺术影片风格。那么,轻松和困难重重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又在哪里?因为有这些兴奋和困惑,在青年导演电影作品研讨会上就有电影工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女性情愫:诗意的寻觅与流失——由海峡两岸三地几位青年女性导演新作引出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 2011年 第3期 91-99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本文探讨了海峡两岸暨香港一些青年女性导演的新作。她们的新作,重归现实主义之路,还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女性作者主体性的觉醒。这些新作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启迪:我们的银幕,唯有坚守人文精神的本源性,坚守现实主义的审美底线,努力提升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电影导演“星座”及其艺术谱系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1992年 第6期 79-87页
作者: 黄式宪
在涉笔于中国电影历史描述时,有所谓“五代导演”的划分,源于何人何典,今已难考;正如历代画论、诗品中有关风格、门户、断代等的一些文字,多属评点式的把握,以“代”论艺术之说虽不具有严谨的理论色彩,但大体沿袭了此种颇富“中国特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人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文化苦涩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 2001年 第1期 10-15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刚刚逝去的这个世纪,不同于前此任何一个世纪之处在于,因为有了电影银幕形象创造的参与而显得流光溢彩,并呈现出我们世纪一幅幅带有某种'社会百科全书'式文献性的、又被审美化的、有声有色的世俗史诗画卷.诚所谓:百年光影,永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纪华章: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创新及其现代拓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08年 第12期 18-25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教授100088
20、21世纪之交的近三十年间,中国电影以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苏醒与创新,书写了无比璀璨的世纪华章。其一,谢晋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传统的薪传者,以人文的自觉书写着我们时代的沧桑;二是第五代新人以《黄土地》、《黑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方镜像的苏醒:独立精神及本土文化的弘扬——论亚洲“新电影”的文化启示性(上)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 6-16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20世纪最后一、二十年间,正处于新旧世纪(也是新老千年)更替的历史关头,世界电影的格局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亚洲电影的一代新人点燃了全球化空间里新的人文火种。笔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亚洲电影的“世纪性风潮”之变。本文所着重论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伯格曼现象”的艺术启示——评《野草莓》的现代魅力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1989年 第1期 134-140页
作者: 黄式宪
人们曾说,爱与死,这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在“新瑞典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里,这个永恒主题被赋予一种现代的魅力,他把人们的感受提升到对人的现代生存价值进行哲学沉思的境界;同时,在叙事形态上,他第一个将文学的“意识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人的奥运梦及民族尊严之觉醒——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 2008年 第4期 21-24页
作者: 黄式宪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
作为对历史的"回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以下称《一》片)以一种沉甸甸的悲剧笔触,撞开了一扇被历史尘封已久的大门,以现代奥运精神照亮了刘长春极富传奇性的生命历程。
来源: 评论
浩浩乎诗情激越的历史长卷——略论电视剧《北平战与和》在历史与审美上的可贵开拓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09年 第11期 10-12页
作者: 黄式宪 北京电影学院
电视剧《北平战与和》以其历史知性和审美感性相杂糅的主流叙事格局,在众多向新中国成立60华诞的献礼之作中别具一格,引人关注。本期"佳作点击"栏目刊登了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的文章《浩浩乎诗情激越的历史长卷》。文章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