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09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41 篇 教育学
    • 1,495 篇 教育学
    • 4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381 篇 医学
    • 24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9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57 篇 临床医学
    • 7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1 篇 中西医结合
    • 61 篇 中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7 篇 口腔医学
    • 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93 篇 管理学
    • 262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3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4 篇 法学
    • 7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6 篇 社会学
  • 54 篇 工学
    • 1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生物工程
  • 37 篇 文学
    • 28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9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18 篇 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10 篇 理论经济学
  • 12 篇 哲学
    • 12 篇 哲学
  • 3 篇 农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80 篇 医学生
  • 133 篇 教学改革
  • 94 篇 翻转课堂
  • 83 篇 医学院校
  • 79 篇 实验教学
  • 77 篇 医学教育
  • 77 篇 教学
  • 75 篇 教学模式
  • 71 篇 教学方法
  • 61 篇 教育
  • 61 篇 影响因素
  • 57 篇 人才培养
  • 57 篇 课程思政
  • 54 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 45 篇 临床医学
  • 45 篇 大学生
  • 44 篇 pbl
  • 44 篇 混合式教学
  • 43 篇 住院医师
  • 42 篇 教学效果

机构

  • 191 篇 潍坊医学院
  • 121 篇 锦州医科大学
  • 93 篇 滨州医学院
  • 79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76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74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66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65 篇 大连医科大学
  • 60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53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53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52 篇 齐齐哈尔医学院
  • 50 篇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
  • 50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49 篇 北京大学
  • 44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43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34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33 篇 复旦大学
  • 33 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作者

  • 33 篇 付玉荣
  • 27 篇 伊正君
  • 26 篇 李晓晨
  • 24 篇 江智霞
  • 24 篇 李江滨
  • 20 篇 罗勇军
  • 18 篇 王洪彬
  • 18 篇 张晓杰
  • 18 篇 滕晶
  • 18 篇 郑亚楠
  • 17 篇 王伟
  • 17 篇 卢书明
  • 17 篇 林海燕
  • 16 篇 龚茜
  • 16 篇 张晓丽
  • 16 篇 李春艳
  • 16 篇 段志光
  • 16 篇 李红玉
  • 15 篇 姜志胜
  • 15 篇 王辉

语言

  • 2,6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
2632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 第20期16卷 17-21页
作者: 栗红侠 孙英梅 沈阳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
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双引擎”,而人文关怀精神的塑造与医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目前已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总体来说,医学人文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三轮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及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 第4期23卷 438-442页
作者: 张守华 秦宇彤 黄春基 张宏雁 徐远旭 王方芳 孙鹏 沈娟 倪庚 商蓉郁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校办 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教务处 重庆400038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着眼新需求和新挑战推进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概述美国现代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第三轮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即融入价值医学改革理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临床实习的模式探索和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 第2期9卷 191-200页
作者: 熊静 张婕 李馨蕊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昆明65010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临床实习的模式,能否提高实习医师的迷你临床测试量表(Mini-CEX)成绩,提升实习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0名实习医师参加了此项研究。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有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 第4期43卷 586-590页
作者: 胡晓琴 梁慧婷 孙泽雨 东靓 戚家豪 雷立健 王素萍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太原030001
目的探讨适宜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方法课程按教学进度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案例讨论、在线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分别比较三个阶段学生测试成绩的变化,并对学生对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强新医科内涵建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资源 2023年 第1期26卷 1-8页
作者: 吴凡 汪玲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200032
聚焦“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国家战略需求,围绕新医科建设内涵、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医学学制学位制度、临床医生培养体系、医教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全面梳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相关国家文件政策,论述如何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化医学博士生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资源 2023年 第1期26卷 9-14页
作者: 吴凡 汪玲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200032
聚焦“深化医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主题,定位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和能够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引导博士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收藏 引用
护理学报 2021年 第19期28卷 72-78页
作者: 司芬 王琳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 上海200441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护理部 上海200441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2019年1—10月选择我院122例收治的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康复及糖尿病常规护理,对照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毕业生视角下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课程设置评估与改进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 第7期23卷 926-930页
作者: 张倩 杨艳 且亚玲 苏红卫 马玲 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泸州646000
目的为了解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方法利用便利抽样法发放自制问卷,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问卷发放形式,收集毕业生对毕业院校课程设置的意见。定量资料采用SPSS 26.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及培养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 第33期42卷 8-11页
作者: 赵燕凌 王君慧 薄晓明 邰杨芳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山西太原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太原030001
在明确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了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厘清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以培养和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构成体系的每一维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德育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层级递进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责任归因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 2023年 第4期9卷 193-196页
作者: 储信炜 穆得超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300070
该文主要探讨天津医科大学(简称“我校”)大学生对他人学习行为的责任归因。实验材料在韦纳原“借笔记”问卷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增加一个中等可控条件和开放性试题,目的在于更清晰地给大学生的归因模式进行区分,同时通过开放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