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流行病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研究流行病学通识...
详细信息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流行病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研究流行病学通识教育不同教学模式的文献。采用叙述整合的方法将纳入文献归类,并评价教学效果,进行定性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中文28篇,英文17篇),涉及14种教学模式,包括联合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项目设计模式、案例教学模式(CBL)和其他。除个别文献结果如项目设计、网络平台或翻转课堂模式外,其余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国内外文献教学模式分布存在差异,国外种类多样,多集中于联合模式和软件/网络平台教学;国内种类较国外更单一,运用最多的是联合教学模式和PBL模式,且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比国外少。结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还在早期摸索阶段,多种创新教学模式较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鼓励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将流行病学通识性知识与跨专业知识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
医学遗传学是生物医学中的前沿学科,也是临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核心内容。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医学遗传学扮演着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分享了以A2型短指(趾)症(brachydactyly type A2,BDA2)研究为核心的PBL教学案例,以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能力培养代替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卓越学风,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