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2 篇 当代中国新闻学
  • 1 篇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1 篇 中国新闻价值观
  • 1 篇 能力进化
  • 1 篇 普遍与特殊相统一
  • 1 篇 泛化新闻
  • 1 篇 泛化实质
  • 1 篇 党媒
  • 1 篇 新闻实践观念
  • 1 篇 非日常新闻
  • 1 篇 能力运用
  • 1 篇 新闻研究
  • 1 篇 普遍性焦虑症
  • 1 篇 专业新闻
  • 1 篇 泛化影响
  • 1 篇 民众参与
  • 1 篇 能力体系
  • 1 篇 实践性
  • 1 篇 尺度价值
  • 1 篇 能力主体

机构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6 篇 杨保军
  • 1 篇 叶倩茹
  • 1 篇 zhang bo
  • 1 篇 余跃洪
  • 1 篇 yang bao-jun
  • 1 篇 张博
  • 1 篇 yang baojun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项目“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成果之一"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建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的当代中国新闻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 2025年 第2期 20-28页
作者: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自主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新闻知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的当代中国新闻
收藏 引用
当代传播 2025年 第1期 20-27页
作者: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新闻,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的实践性,是指新闻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闻泛化”现象的系统性考察与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5年 第1期 72-83页
作者: 杨保军 叶倩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泛化”是针对专业新闻而言且伴随职业新闻念和专业新闻标准的产生、成长过程而出现的种现象。在数智媒介环境中“,新闻泛化”现象愈演愈烈,其实际内涵主要体现在生产传播主体泛化、内容泛化和形式泛化三个方面,产生“泛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闻能力”论纲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24年 第12期 3-14+25页
作者: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能力是人类开展社会活动的素质、能量、本领或主体条件。简明说,新闻能力是指主体以新闻方式展开活动的本领,包括参与新闻活动本身与以新闻活动方式介入其他社会活动的本领。作为关于新闻能力议题的初步论纲,本文简要解释了提出“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非日常新闻“私人化”的内涵、表现、实现方式及影响
收藏 引用
新闻 2024年 第11期 24-35页
作者: 杨保军 张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非日常新闻是指主体的新闻实践面向公共领域并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新闻。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是指非日常新闻进入私人日常生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是普通民众成为直接的非日常新闻生产传播主体;二是以专业新闻机构为主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作为实践念的当代中国新闻价值的基本构成和典型特征
收藏 引用
传媒 2024年 第12期 16-24页
作者: 杨保军 余跃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作为实践念的当代中国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活动主体用来指导自身新闻实践活动的价值念。本文以当代中国媒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其作为新闻舆论工作主体的实践价值念。论文认为,作为实践念的当代中国新闻价值主要由三大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