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65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64 篇 医学
    • 1,059 篇 中医学
    • 1,028 篇 中西医结合
    • 290 篇 临床医学
    • 13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21 篇 教育学
    • 20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8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7 篇 工学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法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269 篇 名医经验
  • 65 篇 中医药疗法
  • 53 篇 临床经验
  • 49 篇 中医药
  • 47 篇 数据挖掘
  • 44 篇 综述
  • 36 篇 用药规律
  • 35 篇 辨证论治
  • 34 篇 经验
  • 33 篇 作用机制
  • 32 篇 临证经验
  • 31 篇 针刺
  • 29 篇 医案
  • 24 篇 研究进展
  • 24 篇 儿童
  • 24 篇 学术思想
  • 23 篇 针灸
  • 23 篇 病因病机
  • 21 篇 经方
  • 21 篇 中药

机构

  • 71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69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63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60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60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
  • 5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5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0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
  • 49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46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40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 37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7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3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33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33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33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28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4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

作者

  • 37 篇 李华南
  • 30 篇 王金贵
  • 27 篇 吴勉华
  • 25 篇 匡海学
  • 20 篇 孙延平
  • 20 篇 刘健
  • 20 篇 万磊
  • 18 篇 崔云
  • 18 篇 陈松
  • 17 篇 王秋红
  • 17 篇 朱林平
  • 17 篇 徐新宇
  • 17 篇 管鹏飞
  • 17 篇 应志康
  • 15 篇 庞宇舟
  • 14 篇 王宝亮
  • 14 篇 吴松
  • 14 篇 张玮
  • 13 篇 关运祥
  • 13 篇 谭涛

语言

  • 1,5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1574 条 记 录,以下是1361-1370 订阅
排序:
周福生“衰老从消化(脾胃)开始”学术观点与抗衰老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医 2019年 第12期51卷 342-344页
作者: 何婉婉 周福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周福生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广州510006
衰老是人类必然经历的生命现象。中医理论认为,从出生到死亡,必然经历生、长、壮、老、已等生命过程,衰老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出现的生命精华物质的亏损减少以及脏腑功能和形体结构的衰退现象。“老”是一个必然经历的生命阶段,“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津沽推拿流派学术概要
收藏 引用
天津中医药 2020年 第2期37卷 182-186页
作者: 李华南 张玮 刘斯文 骆雄飞 董桦 范青 王金贵 马永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 天津3001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 天津300193
发源于天津地区的津沽推拿流派,具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格独特、学术特点突出等特点。作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推拿流派,津沽推拿流派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现已形成津沽伤科推拿、津沽脏腑推拿、津沽小儿推拿3大稳定的学术分支。津沽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于志强“郁滞论”辨治不寐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 第3期27卷 99-101页
作者: 朱林平 李侠 刘岩 曹旭焱 刘长玉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300250 天津市河东区春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300011
于志强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心内科医、教、研工作,擅长治疗心系疾病,取法先贤医家诸论并结合数十年临证经验,提出“郁滞论”学术思想,并认为气、血、痰、火、食、湿之郁皆可致不寐。本文简述于教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津沽珍本《正骨秘法》挖掘整理对后世津沽伤科推拿的贡献
收藏 引用
天津中医药 2020年 第8期37卷 897-900页
作者: 马菲 李华南 张玮 骆雄飞 董桦 王金贵 赵毅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30012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 天津3001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 天津30019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上海201203
《正骨秘法》一书为清末民初直隶南乐农民刘闻一所著,记述了家传正骨推拿手法及骨折脱位治疗经验,是当代难得的伤科正骨专著。文章希冀通过对该书的挖掘与整理能够尽可能全面还原近代直隶津沽地区伤科推拿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津沽伤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方剑乔治疗痹证经验
收藏 引用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 第8期55卷 605-606页
作者: 王晨瑶 刘芳 刘婧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杭州31000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杭州310003
方剑乔系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医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痹证的中医针灸治疗中,屡起沉疴,笔者有幸跟随,收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来源: 评论
李俊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介绍
收藏 引用
名医 2021年 第17期 94-95页
作者: 邹光锋 李俊雄 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沙头分院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俊雄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在学术和临床治疗上均取得重大成果,擅于运用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来源: 评论
浅析于志强失眠从“血”论治经验
收藏 引用
江西中医药 2020年 第11期51卷 29-31页
作者: 朱林平 李侠 刘岩 曹旭焱 刘长玉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300150 天津市河东区春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300011
于志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于志强结合文献研究及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临证失眠“从血论治”(血虚、血瘀致失眠),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庞宇舟教授从壮医“毒虚论”治疗痹证经验撷要
收藏 引用
陕西中医 2020年 第5期41卷 663-666页
作者: 田照 庞宇舟 方刚 李仁锋 陈延强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 恩施4450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 南宁53000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宁530001
目的:总结庞宇舟教授在壮医"毒虚论"理论指导下治疗痹证经验与特色。方法:从壮医生理病理角度认识痹证,确立解毒补虚法,以壮医药地道药材及血肉有情之品,内外并调,标本兼治。结果:庞教授以经方结合壮医地道药材及外治法行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于志强运用越鞠丸论治杂病经验
收藏 引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43卷 5-8页
作者: 朱林平 李侠 刘岩 丛紫东 李烨 袁宏伟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300250 天津市河东区春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300011
于志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五十载,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内科杂病,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视“郁滞论”思想,强调“内伤杂病从肝论治”,临证时擅长应用越鞠丸等经典名方。本文主要简述于志强“郁滞论”思想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阙治病理论依据探析
收藏 引用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 第1期36卷 79-82页
作者: 孙爽 唐宏图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430061 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武汉430061
神阙穴在疾病治疗中被普遍应用,本研究从神阙穴与经络联系、生物全息论、人体之“气舍”、胚胎学与解剖学和现代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证明神阙穴具有广泛的治病、防病作用。以期通过阐述神阙穴治病的相关理论,为该穴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