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法学
    • 1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法学
  • 11 篇 哲学
    • 11 篇 哲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世界史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世界历史
  • 4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4 篇 世界历史理论
  • 3 篇 马克思
  • 2 篇 自由和解放
  • 2 篇 历史主动精神
  • 2 篇 新时代
  • 2 篇 人类自由和解放
  • 2 篇 世界历史观
  • 2 篇 国家治理
  • 2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1 篇 哲学基本问题
  • 1 篇 生命辩证法
  • 1 篇 共生法则
  • 1 篇 反思目的
  • 1 篇 向度
  • 1 篇 人类文明新形态
  • 1 篇 知性目的
  • 1 篇 黑格尔
  • 1 篇 列斐伏尔

机构

  • 25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作者

  • 23 篇 吴宏政
  • 12 篇 wu hongzheng
  • 2 篇 wu hong-zheng
  • 1 篇 刘子婧
  • 1 篇 王海龙
  • 1 篇 luo yuanyuan
  • 1 篇 贾中海
  • 1 篇 许铮
  • 1 篇 文成栋
  • 1 篇 付艳
  • 1 篇 张兵
  • 1 篇 李沐曦
  • 1 篇 陈磊
  • 1 篇 zhang bing
  • 1 篇 杨盼悦
  • 1 篇 任春雨
  • 1 篇 fu yan
  • 1 篇 许慧洁
  • 1 篇 wang hailong
  • 1 篇 罗媛媛

语言

  • 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从世界历史目的看“价值语词”内涵的中西差异——以“自由”内涵的中西比较分析为例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25年 第2期 43-51+2页
作者: 吴宏政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个“价值语词”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早已被使用。尽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价值语词”,但这些“价值语词”只在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词”时才是相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来源、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25年 第1期 51-59页
作者: 刘子婧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崭新演绎,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其精神实质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规律与把握历史大势相统一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界历史“丛林法则”的终结与“共生法则”的确立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25年 第1期 5-13页
作者: 吴宏政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世界历史确立了“丛林法则”。诞生于19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试图把动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移植”到人类社会,以此作为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解释原则,进而达到为资本主义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 “世界历史观”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23年 第4期 29-35页
作者: 吴宏政 修月炫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2
中国式现代化把“人类向何处去”和“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包含在其中,因此是对马克思所开创的“世界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二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然法权基础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4期 5-13,188页
作者: 吴宏政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5
“全人类共同价值”诸范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不只是“价值观”,更是“自然法权”。通过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自然法权内涵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自然法权是不可剥夺的,是人类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哲学转向视域中的第二自然及其重释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24年 第12期 38-44页
作者: 贾中海 许铮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列斐伏尔从马克思人化自然和资本增殖理论出发,深化对第二自然的研究,将原本被视为主观的、物化的第二自然从精神空间中脱离,认为第二自然在为资本增殖积累服务的生产过程中被剥夺进而僵化。僵化的第二自然在空间生产和城市规划中均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改造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21年 第7期 12-19页
作者: 吴宏政 李沐曦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2
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各自世界历史理论上存在多重关联。在治史范式上,马克思变革了黑格尔的“哲学的历史”治史范式,建立了“唯物史观范式”;在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神学目的论,赋予世界历史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终极目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矛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辩证法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3年 第7期39卷 123-130页
作者: 吴宏政 许慧洁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2
人类的社会历史行为如果超出生态界限,则会出现对于人类来说的“生态矛盾”。生态矛盾表现为人类既依赖于生态,又反过来破坏生态的悖论。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生态矛盾触动了“人类物种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1世纪世界历史的生存论基础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23年 第3期 1-8页
作者: 吴宏政 张兵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13001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历史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历史哲学特别是世界历史理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资本主义遇到了两大新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和“帝国—反帝国”的“战争矛盾”。这两大矛盾直接威胁着由古典世界历史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生命辩证法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2024年 第3期 1-9,I0002页
作者: 吴宏政 文成栋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