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法学
    • 5 篇 民族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主题

  • 1 篇 “华化”
  • 1 篇 “中国”意识
  • 1 篇 法律调控
  • 1 篇 国族建构
  • 1 篇 《元西域人华化考》
  • 1 篇 满汉矛盾
  • 1 篇 民族认同
  • 1 篇 中华民族认同形成
  • 1 篇 清前期
  • 1 篇 中华民族大文化
  • 1 篇 民族融合
  • 1 篇 “一体论”
  • 1 篇 社会秩序
  • 1 篇 清朝
  • 1 篇 社会生活
  • 1 篇 西辽王朝
  • 1 篇 民族政策
  • 1 篇 传统民族观
  • 1 篇 文化认同
  • 1 篇 民族国家

机构

  • 7 篇 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4 篇 李克建
  • 1 篇 单超成
  • 1 篇 li ke-jian
  • 1 篇 陈玉屏
  • 1 篇 杨华双
  • 1 篇 li kejian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阶段性成果"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清朝多民族“一体论”及其政策实践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12期39卷 25-31页
作者: 李克建 西南民族大学期刊社
有清一代,清朝统治者面临以"夷狄"统治"华夏"、以"少数"统治"多数"的现实,为了实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他们采取了兼顾利益和平衡关系的策略,一面反复强调"满洲根本""首崇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民族国家”和“国族”问题的理论思考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1期37卷 25-32页
作者: 陈玉屏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论姓"资"姓"社",也都必须建构"民族国家"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元代的“华化”与民族融合--以《元西域人华化考》为分析中心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1期36卷 24-28页
作者: 李克建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610041
《元西域人华化考》是中国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撰写于1923年的一部学术经典著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和艰辛的努力考证了元代色目人(即文中所称"西域人")之"华化"问题,是为了达到唤醒国人、振兴中华文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民族观对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观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4期44卷 15-20页
作者: 李克建 西南民族大学期刊社 四川成都610041
近代中国面临国家民族社会的重要转型,革命派和立宪派因受中国传统民族观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革命派早期的"反满"、"排满"思想和建立"纯汉"民族国家的政治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朝前期的“中国”认同:从“中国”的内涵展开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12期40卷 1-8页
作者: 李克建 西南民族大学期刊社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司制度下藏族传统社会秩序的法律调控分析——以川、甘、青、滇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8期34卷 26-31页
作者: 杨华双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藏区土司法律既有历史局限、阶级压迫,也有社会管理功能和对藏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意义。藏区土司制度对藏族习惯法的成文化以及多元一体化产生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国家法与藏族习惯法的交流沟通;此外,土司法律对宗教的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辽社会生活与中华文化传承研究
辽金历史与考古
收藏 引用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23年 第1期 139-149页
作者: 单超成 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契丹人在辽朝灭亡后西迁我国新疆与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王朝,是中华文化在西域传播的再一次高潮时期。以西迁契丹的宗教发展、物质生活为视角,结合中外史料及考古发掘,可知在西辽的不同时期,中华民族先后数批或追随或归附,成为西辽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