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深部的矿物具有显著的含水能力,含水量从几十到几万ppm(part per million)不等.由于地幔体积巨大,地球深部的水可能远大于地表水的总量.研究水在地幔矿物岩石晶体中的赋存机制及其影响是目前矿物学和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一...
详细信息
地幔深部的矿物具有显著的含水能力,含水量从几十到几万ppm(part per million)不等.由于地幔体积巨大,地球深部的水可能远大于地表水的总量.研究水在地幔矿物岩石晶体中的赋存机制及其影响是目前矿物学和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一方面,俯冲板块向下运动,其中的蛇纹石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一系列的高含水硅酸盐矿物(如相A、粒硅镁石和斜硅镁石),这些矿物是潜在的"搬运工",将水进一步带入地幔深部,乃至转换带中;另一方面,橄榄石在转换带中的高压相(瓦兹利石和林伍德石)具有较高的储水能力,使得转换带成为了地球深部最重要的储水层,并且水也对地幔转换带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两方面内容:(1)含水的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微观上认识地球深部水的赋存机制和循环过程提供实验依据;(2)水对硅酸盐矿物热力学状态方程的影响,为约束地球动力学过程以及水的影响提供重要参数.
陆块汇聚、拼合、增生、壳-幔相互作用以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是大地构造学和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Condie, 2014;Wang et al., 2018)。一般认为,地球早期大陆是通过微地块、海洋弧和高原的汇聚增生作用而形成的(赵国春,2009)。克...
详细信息
陆块汇聚、拼合、增生、壳-幔相互作用以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是大地构造学和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Condie, 2014;Wang et al., 2018)。一般认为,地球早期大陆是通过微地块、海洋弧和高原的汇聚增生作用而形成的(赵国春,2009)。克拉通是大陆岩石圈中的古老部分,可以通过一系列碰撞造山事件,由微陆块不断碰撞拼合形成更大规模的大陆(Kusky et al., 2016)。克拉通中保留的古老岩石系列在评估大陆地壳的形成、演化和破坏过程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沈其韩等,2016)。此外,克拉通还能够保存早期大陆地壳生长和改造历史,并与矿床形成、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等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重要的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