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 篇 文学
    • 22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主题

  • 4 篇 短视频
  • 3 篇 媒体融合
  • 2 篇 城市形象
  • 2 篇 矩阵传播
  • 1 篇 广播融媒体
  • 1 篇 渠道协同
  • 1 篇 全媒体传播
  • 1 篇 创新发展
  • 1 篇 区域符号
  • 1 篇 微叙事
  • 1 篇 社会空间
  • 1 篇 文化内涵
  • 1 篇 新媒体
  • 1 篇 奥运纪录片
  • 1 篇 媒体生态
  • 1 篇 公共服务
  • 1 篇 关系连接
  • 1 篇 网络民族主义
  • 1 篇 亲密关系
  • 1 篇 广电mcn

机构

  • 16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6 篇 北京体育大学
  • 3 篇 传播内容认知国家...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1 篇 河南广播电视台
  • 1 篇 人民网传播内容认...
  • 1 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1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1 篇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
  • 1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1 篇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

作者

  • 6 篇 卜彦芳
  • 6 篇 吴炜华
  • 3 篇 李岭涛
  • 3 篇 喻国明
  • 3 篇 唐嘉楠
  • 2 篇 邹煜
  • 2 篇 尹素伟
  • 2 篇 张守信
  • 2 篇 郑珊珊
  • 1 篇 赵伦
  • 1 篇 刘沫潇
  • 1 篇 唐斯琦
  • 1 篇 王俊
  • 1 篇 高胤丰
  • 1 篇 邸婧
  • 1 篇 杨雅
  • 1 篇 吴居嫦
  • 1 篇 王念
  • 1 篇 吴菲菲
  • 1 篇 苏健威

语言

  • 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阶段性成果"
2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身体迷思、族群狂欢与虚拟亲密关系:“女友粉”的媒介社会学考察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3期35卷 32-43页
作者: 吴炜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北京100024
研究发现,"女友粉"的出现,是中国当下娱乐产业与文化语境碰撞的奇妙产物。运用社会别视角,本文探讨了中国的"女友粉"族群在粉丝身份认同、别角色扮演及虚拟关系互动中的主体参与和意义生产。"女友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传播偏向理论的广播融媒矩阵传播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 2021年 第10期340卷 2-7页
作者: 卜彦芳 吴居嫦 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广播媒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单向、线传播模式被融媒体矩阵的复合式传播所取代,矩阵传播呈现出时空融合、感官延伸、关系网络推送等传播新偏向。本文认为,广播融媒体矩阵传播需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G:未来社会图景的颠覆与重塑
收藏 引用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 第3期 165-174页
作者: 李岭涛 尹素伟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为一项革命技术成果,5G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本身.它将在整个社会催化并激发出全方位、深层次、无盲点的变化,对社会的运行框架、治理体系,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思维和行为模式带来深远影响.它将模糊传播活动与物质活动之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隐匿伪造与人文驾驭:新闻智化生产的问题思考
收藏 引用
视听 2021年 第10期 158-159页
作者: 郑珊珊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新闻生产、分发和反馈的整体系统的变革。技术不断延展“人力”、提升新闻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截除”,导致新闻传播陷入信任危机。本文尝试从媒介补偿原则出发,分析新闻智化生产中“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自信、中国故事与国际影响——新型主流媒体传播生态治理的总台范本
收藏 引用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 第2期 71-84页
作者: 吴炜华 吴菲菲 张守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市场部公关传播科
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形塑着日新月异、动态更迭的媒介生态,同时也推动着传统主流媒体思索转型升级、推陈出新,全力向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迈进。这其中,一方面是技术、渠道、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生产、融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障碍影视的新时代图谱:类型趋势、研究路径与中国模式
收藏 引用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 第1期 11-18页
作者: 吴炜华 王念 高胤丰 中国传媒大学
通过增加描述音轨和手语视窗,无障碍影视为全世界无数的视力障碍者和听力障碍者提供了欣赏电影和电视作品的视听新渠道。无障碍影视是视听传播、媒介社会学、残障研究的交叉领域。本文在文献阅读与现状观察的基础上,对无障碍影视的世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听微叙事的中国立场与文化图景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 2019年 第24期 3-8页
作者: 吴炜华 张守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2018年,网络短视频已经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应用类型,同时也是中国网络文化转型和新时代媒体创新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热点现象。以中国本土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结合用户短视频的使用心态、消费行为和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本重构中的新时代镜像——试论“新动画电影”的文本创新与话语变迁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 2019年 第11期 62-69页
作者: 吴炜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本文聚焦中国动画艺术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与传播环境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方向,尝试以文本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解读动漫的文本重构、影像创新、艺术互文与话语变迁之关系。文章将以中国新动画电影中的代表之作《大圣归来》《白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