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 篇 文学
    • 1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美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 篇 法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政治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5 篇 鲁迅
  • 2 篇 中国共产党
  • 2 篇 毛泽东
  • 2 篇 回忆
  • 2 篇 周作人
  • 2 篇 许广平
  • 2 篇 肖像政治
  • 1 篇 西藏
  • 1 篇 1980年代
  • 1 篇 百年纪念
  • 1 篇 政治象征
  • 1 篇 小说集
  • 1 篇 管理主体
  • 1 篇 文学空间
  • 1 篇 志愿者
  • 1 篇 五四运动
  • 1 篇 “私”
  • 1 篇 陕省教育厅
  • 1 篇 接受研究
  • 1 篇 创造性

机构

  • 3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 篇 苏州科技大学
  • 1 篇 湖州师范学院
  • 1 篇 海南大学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市职业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海南省海口市龙昆...
  • 1 篇 青岛大学
  • 1 篇 集美大学
  • 1 篇 泉州师范学院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1 篇 西藏大学
  • 1 篇 周口师范学院
  • 1 篇 广东嘉应学院
  • 1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3 篇 程振兴
  • 3 篇 陈红旗
  • 2 篇 xu chong
  • 2 篇 丁文
  • 2 篇 许冲
  • 2 篇 chen hongqi
  • 1 篇 lai ting
  • 1 篇 fei liqun
  • 1 篇 徐家良
  • 1 篇 石天强
  • 1 篇 莫军华
  • 1 篇 zha xi
  • 1 篇 liu ming-song
  • 1 篇 黄天乐
  • 1 篇 xu jialiang
  • 1 篇 huang tianle
  • 1 篇 何轩
  • 1 篇 赵林
  • 1 篇 ding wen
  • 1 篇 liang juxiao

语言

  • 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纪念研究阶段性成果"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假“私”济“公”的回忆--论许广平的鲁迅纪念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14年 第8期 49-59页
作者: 程振兴 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71158
对许广平而言,鲁迅身后的"鲁迅",是份被有意背叛的遗嘱,份被精心保存的遗物,更是份必须不断重访、需要反复阐释的精神遗产。在某种意义上,许广平在建国后,尤其是"文革"中的鲁迅纪念,假"私"济"公",塑造了个"被虚构的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记忆的组织——论冯雪峰的鲁迅回忆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17年 第7期 27-34页
作者: 程振兴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卷帙浩繁的"鲁迅回忆录"中,冯雪峰对鲁迅回忆的重要毋庸置疑。首先,冯雪峰身份特殊。作为鲁迅晚年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熟知1928至1936年的鲁迅,并几度担任晚年鲁迅的"代笔人",曾被许广平誉为鲁迅研究的"通人"。其次,冯雪峰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记忆的组织:论冯雪峰的鲁迅回忆
收藏 引用
现代中文学刊 2017年 第4期 48-53页
作者: 程振兴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鲁迅回忆中,冯雪峰特别讲究叙事策略。考察冯雪峰鲁迅回忆中"记忆的组织"的各种情形——无论是叙事的情境化,真话只说半,还是改写和"有意漏记",可知冯雪峰的鲁迅回忆不乏"创造"。
来源: 评论
重叠与交错:周氏兄弟文学空间的生成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19年 第10期 35-48页
作者: 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当周作人解说鲁迅小说,以历史知情者的身份提供有关鲁迅文本构成的诸多元素时,他反复强调的是"纪事实"、还原"真相"①而无"造作"②"加添"③,作为"地点"的"百草园"也的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现代小说抒情转向中的叙事建构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2年 第3期 82-88页
作者: 席建彬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现代小说的抒情转向"通常指的是现代小说在"向诗倾斜"的跨文体融合中,突破了传统叙事规范而着意抒发主体人生情怀的小说"诗化"和现代化转变过程,涉及从鲁迅、郁达夫、冰心、许地山、废名到沈从文、萧红、冯至、师陀、孙犁等现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族文脉:鲁迅与浙东学术的过渡环节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22年 第1期 5-14页
作者: 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102488
周作人由考辨家族文献入手,将周氏兄弟杂学启悟的源头,指向以周以均、周福清等为代表的家族文脉。周氏家族中以周以均为代表,在县志、家谱、地方文献、民俗资料的编订与保存方面有过多番实践,几代家族成员参与编纂《越城周氏支谱》,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喜”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 2019年 第22期40卷 247-252页
作者: 莫军华 刘蓓蓓 苏州科技大学
目的研究"喜"文化创意产品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探讨传统"喜"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现实意义及创新设计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综述等方法研究传统"喜"的文化内涵和构成"喜"图式的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翼立场与鲁迅对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以20世纪30年代鲁迅杂文为中心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24年 第1期 42-55,62页
作者: 陈红旗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 570228
20世纪30年代,鲁迅救国救民的焦灼心理同其被强化了的左翼立场相结合之后,产生了新的思想碰撞和认知维度,这在其杂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出于革命启蒙、反思国民、消除社会尤其是文坛弊病等思想主旨,鲁迅杂文着重从文化和人角度审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形塑国民:“西安鲁迅”与文学教育的普及面向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24年 第10期 58-67页
作者: 赵林 西北大学文学院 710127
1924年鲁迅西安之行为“西安鲁迅”概念及其形象内涵奠定了基础。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看,“西安鲁迅”不只包括暑期讲演呈现的“人的鲁迅”“作家鲁迅”“学者鲁迅”“战士鲁迅”等多重面向,它应具有复数内涵,还包括暑期学校团体其他学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以忘却的纪念与“救亡鲁迅”的形象建构--鲁迅逝世后北平左翼文化界悼念活动考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 第9期 40-48页
作者: 王翠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100048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后,北平左翼文化界发起悼念活动。这些活动在传达对鲁迅的敬仰与哀悼之情的同时,完成了对作为“民族解放斗士”的“救亡鲁迅”的形象建构。“救亡鲁迅”的形象根植于鲁迅的“立人”思想,与“启蒙鲁迅”“革命鲁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