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3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 篇 理学
    • 25 篇 生态学
    • 20 篇 生物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39 篇 农学
    • 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水产
    • 5 篇 作物学
    • 5 篇 畜牧学
    • 3 篇 兽医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3 篇 工学
    • 6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4 篇 中华鳖
  • 4 篇 遗传多样性
  • 3 篇 种群
  • 3 篇 异育银鲫
  • 3 篇 富营养化
  • 2 篇 饲料质量
  • 2 篇 生长激素
  • 2 篇 宫颈癌
  • 2 篇 微囊藻
  • 2 篇 水生植物
  • 2 篇 藻类
  • 2 篇 生态修复
  • 2 篇 额尔齐斯河
  • 2 篇 维生素e
  • 2 篇 菌群结构
  • 2 篇 海水鱼
  • 2 篇 补体c3
  • 2 篇 鱼类
  • 2 篇 黄喉拟水龟
  • 2 篇 碱性磷酸酶

机构

  • 31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14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9 篇 武汉大学
  • 8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4 篇 湖北师范学院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3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 篇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
  • 2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 篇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
  • 1 篇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 1 篇 暨南大学

作者

  • 7 篇 宋立荣
  • 6 篇 桂建芳
  • 6 篇 吴振斌
  • 5 篇 周培疆
  • 5 篇 刘永定
  • 5 篇 gui jian-fang
  • 5 篇 汪亚平
  • 4 篇 解绶启
  • 4 篇 郑振华
  • 4 篇 余育和
  • 4 篇 王伟
  • 3 篇 侯建军
  • 3 篇 孙儒泳
  • 3 篇 wang wei
  • 3 篇 朱作言
  • 3 篇 胡智泉
  • 3 篇 朱新平
  • 3 篇 焦丽
  • 3 篇 周显青
  • 3 篇 hou jian-jun

语言

  • 6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联合资助"
67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温度对黄喉拟水龟性别决定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6年 第2期26卷 620-625页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桂建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州510380
研究了不同孵育温度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Cantor)性别决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孵育温度对胚胎发育及成活率的影响。实验设置的3个孵化温度为(25±0.5)℃,(29±0.5)℃和(33±0.5)℃。每一温度指标下设置40枚受精卵。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机砷对滇池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1年 第21期56卷 1720-1725页
作者: 龚艳 敖鸿毅 刘碧波 闻胜 王智 胡定金 张兴中 宋立荣 刘剑彤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武汉43006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43007 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郑州45119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北京10005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南京210014
采用滇池微囊藻FACHB905进行无机砷暴露实验,旨在考察无机砷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囊藻对无机砷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三价砷(As(Ⅲ))对微囊藻FACHB905的毒性阈值介于10^-5~10^-4molL^-1间,浓度高达10^-3mol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HPV16/18E6E7基因突变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临床 2002年 第3期29卷 215-216页
作者: 吴玉萍 李文典 郭裕萍 张颖 李隆玉 邓克华 汪亚平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中国科学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uman papillornavirus type 16/18, 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病毒的癌基因为病毒早期基因E6/E7。研究表明E6/E7基因的存在和表达对保持转化细胞以及癌细胞的表现型起决定性作用。分子病毒学研究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低菜籽粕对草鱼和鲤甲状腺、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 第4期25卷 426-430页
作者: 吴志新 覃江凤 陈孝煊 刘明典 史则超 彭健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武汉430070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投喂不同含量双低菜籽粕对草鱼和鲤甲状腺、肝、肾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前28 d,双低菜籽粕各不同含量的日粮(17%、34%、51%、68%)对草鱼甲状腺、肝脏组织没有影响,但菜籽粕含量为68%的试验组草鱼肾小管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囊藻休眠体复苏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水生态学杂志 2010年 第4期3卷 113-117页
作者: 万能 汤俊 宋立荣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江苏常熟21550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2
围绕我国淡水水体中最常见水华优势种-微囊藻(Microcystis)其休眠体复苏机制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及评述。涵盖了微囊藻休眠体越冬过程中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和光合活性及生理代谢变化;介绍了微囊藻休眠体在复苏过程中的主要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八肋游仆虫Rab家族新成员Eo-rab-1 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6年 第4期28卷 437-442页
作者: 李凌燕 柴宝峰 梁爱华 孙永华 王伟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太原03000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Rab蛋白家族属于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家族Ras超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主要在囊泡运输中起作用。实验运用PCR、RT-PCR等技术,从八肋游仆虫中克隆到一种新的ta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核中,该基因全长884bp,除去两端的端粒与非编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氨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及稚蚌的急性毒性
收藏 引用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 第2期48卷 204-210页
作者: 乔瑞婷 李艳 刘苗 赵永晶 舒凤月 崔永德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273165
为探究氨对蚌类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毒性效应,研究分别以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的钩介幼虫及稚蚌为实验对象开展了24h和48h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氨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0.63 mg NH3-N/L(NH3,分子氨)和78 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乌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收藏 引用
水生生物学报 2005年 第2期29卷 167-171页
作者: 朱新平 杜合军 周莉 李名友 桂建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43007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州510380
运用RAPD技术对乌龟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 2 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 ,一共扩增出 32 88条DNA片段 ,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 137条带。在检测到的 137个位点中 ,多态位点数为 119个 ,占 86 9% ,标记的分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几种典型藻华生物的分子分类学分析
收藏 引用
水生生物学报 2008年 第5期32卷 711-719页
作者: 侯建军 赖红艳 黄邦钦 刘绍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荆州434000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黄石435002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36100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武汉430070
通过PCR克隆测序、rDNA序列分析、随机PCR引物扩增结合DGGE技术等三个层次的分子分类水平对厦门海域的典型藻华生物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GGE检测的18S rDNA序列过于保守,分类的精确度不高;AP-PCR则是基于基因组的差异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层次及人工基质对着生藻类建群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6年 第15期36卷 4864-4872页
作者: 易科浪 代志刚 刘碧云 蔺庆伟 曾磊 徐栋 贺锋 吴振斌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河南师范大学 新乡453007
为全面了解着生藻类在建群中群落变化的生态学特性,揭示着生藻类的建群规律,在以丝状藻类为优势藻的生态塘中,采用花岗岩和瓷砖为附着材料,设置水体底部和中部为附着位点,进行频次为10d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塘中共检出8门73属1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