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8 篇 文学
    • 5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5 篇 法学
    • 36 篇 政治学
    • 3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社会学
    • 4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31 篇 哲学
    • 31 篇 哲学
  • 25 篇 历史学
    • 16 篇 中国史
    • 8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25 篇 艺术学
    • 14 篇 美术学
    • 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4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14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13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 篇 工学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228 篇 “主义”
  • 14 篇 马克思主义
  • 10 篇 现实主义
  • 10 篇 胡适
  • 8 篇 “问题”
  • 8 篇 意识形态
  • 8 篇 社会主义
  • 7 篇 艺术家
  • 7 篇 中国
  • 7 篇 资本主义
  • 7 篇 20世纪
  • 6 篇 李大钊
  • 5 篇 中国共产党
  • 5 篇 现代主义
  • 5 篇 当代中国
  • 5 篇 问题与主义
  • 4 篇 毛泽东
  • 4 篇 “现实主义”
  • 4 篇 浪漫主义
  • 4 篇 孙中山

机构

  • 5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2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甘肃政法学院
  • 1 篇 上海社科联合会
  • 1 篇 陕西省作协<小说评...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
  • 1 篇 市党史办
  • 1 篇 暨南大学

作者

  • 2 篇 周思源
  • 2 篇 金理
  • 2 篇 钱理群
  • 2 篇 盛立中
  • 2 篇 岛子
  • 1 篇 姜玉胜
  • 1 篇 张佳惠
  • 1 篇 黄李力
  • 1 篇 杜武征
  • 1 篇 王国锋
  • 1 篇 季亚娅
  • 1 篇 陈雷
  • 1 篇 胡明
  • 1 篇 杨红华
  • 1 篇 王丽丽
  • 1 篇 张德鑫
  • 1 篇 赵继荣
  • 1 篇 熊权
  • 1 篇 瞿广慈
  • 1 篇 吴丕

语言

  • 2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主义”"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主义”内外:有女性自画像的艺术家群像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11年 第11期 120-126页
作者: 王燕飞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包含自画像的艺术家群像有悠久的传统。在现代主义时期,当"主义"的归属成为进入艺术史的前提和进入主流的标志,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这类群像强调团体身份和自己在主流艺术中的在场。女艺术家在这类群像中的普遍缺席加剧了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义”对“身体”的争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跨族婚恋主题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07年 第5期 148-150页
作者: 寇才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跨族婚恋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常见现象,异族婚恋和性爱是族裔文学写作的常见题材。借着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话语的理论分析,重新观照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跨族性爱和婚恋主题,便是本文的主旨。
来源: 评论
“问题”与“主义”——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反思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2005年 第3期28卷 43-49页
作者: 汤(qun)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200062
本文以我国译界理论派与实践派间的争论为引,对目前国内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指出,既不能因为翻译实践的先在性而驱逐理论研究,也不能因为理论研究的认识论优势而睥睨翻译实践。
来源: 评论
影响拉美现代化进程的若干种“主义”
收藏 引用
拉丁美洲研究 2003年 第4期 33-39+64页
作者: 江时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都会受到各种理论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笔者认为 ,对拉美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的“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由主义、实证主义、职团主义、民众主义、结构主义、官僚威权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来源: 评论
论鲁迅小说中的“主义”与“问题”之争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15年 第11期 8-15页
作者: 刘长华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 410081
“主义”与“问题”之争是自“五四”延宕至今的思想界图景和经典话题。“五四”的参与者、在场者的鲁迅与这场论争之间存在介入关系,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实际上,鲁迅与这场论争的关系还不止停留于普通意义的关涉之上,这正如鲁迅本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文化运动的“主义”对话——以青年张闻天的文学、思想为中心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19年 第5期 59-67,89页
作者: 熊权 河北大学文学院
张闻天是中共革命史、党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成为职业党人之前,张闻天因参加“五四”学生运动而登上新文坛,曾是一名热情浪漫、笔耕不辍的文学青年。他身为著名社团少年中国学会、文学研究会的活跃分子,编辑过《少年世界》《南鸿》等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别一种唯物“主义”:德里达如何“解构”马克思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5年 第3期 30-38页
作者: 尚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为解构“逻各斯中心论”德里达创造了diff啨rance(延异),制造了一个重大的“唯物”事件。这个词活跃在主体或先验意识结构之前,暴露了在逻各斯的说话结构之外吐露真相的“物质内容”,打开了一个空间的十字路口。“解构”作为一种“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问题”到“主义”:李大钊民生思想的发展与质变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16年 第3期36卷 181-184,190页
作者: 王小梅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51
民生问题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重大问题。对此,中共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制定不同的施政原则,以更好地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而言,民生问题也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便是作为中共主要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问题”抑或“主义”——高等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争论与反思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1期52卷 137-141页
作者: 魏宏聚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4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真正开始以来,"问题"取向与"主义"取向一直就是学界争论的研究价值选择的问题。该问题争论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应该关注实践问题还是应该关注学科建设问题。随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让读经不再“主义”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06年 第6期26卷 36-38页
作者: 董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5
2004年被学术界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年”,如此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年发生了关于“读经”之争。从1994年中国台湾的知识分子牟宗三的弟子王财贵开始推广读经,到今天“读经运动”已经开展了十几年,据说其在大陆的影响也很大,有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