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5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 1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7 篇 法学
    • 7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社会学
    • 4 篇 政治学
  • 64 篇 哲学
    • 64 篇 哲学
  • 7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27 篇 “现实的个人”
  • 36 篇 马克思
  • 27 篇 唯物史观
  • 26 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
  • 11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7 篇 当代价值
  • 6 篇 马克思主义
  • 6 篇 人的本质
  • 5 篇 以人为本
  • 5 篇 施蒂纳
  • 5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5 篇 黑格尔
  • 5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4 篇 恩格斯
  • 4 篇 费尔巴哈
  • 4 篇 人类历史
  • 4 篇 人民出版社
  • 4 篇 马克思主义人学
  • 4 篇 “抽象的人”
  • 4 篇 市民社会

机构

  • 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河北大学
  • 3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华侨大学
  • 3 篇 山东理工大学
  • 3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2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2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2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作者

  • 8 篇 邓晓臻
  • 5 篇 deng xiao-zhen
  • 2 篇 曾怡瑄
  • 2 篇 潘宁
  • 2 篇 赵甲明
  • 2 篇 仰海峰
  • 2 篇 杨楹
  • 2 篇 段木
  • 2 篇 康渝生
  • 2 篇 杨凡
  • 2 篇 李显棠
  • 2 篇 马小帅
  • 1 篇 沈建国
  • 1 篇 马万东
  • 1 篇 陈晓龙
  • 1 篇 谢龙
  • 1 篇 刘星昊
  • 1 篇 高雪
  • 1 篇 赵子茹
  • 1 篇 deng xiaozheng

语言

  • 1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现实的个人”"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内涵及其价值——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分析文本
收藏 引用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27卷 1-6页
作者: 侯晓玉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5
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区分开来的重要范畴,“现实的个人”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系统阐发。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实现了对黑格尔“理性人”、费尔巴哈“自然人”、施蒂纳“唯一者”的解蔽与超越,指出“现实的个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的历史进程及其价值意蕴
收藏 引用
哲学进展 2025年 第2期14卷 146-151页
作者: 殷捧基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概念。“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石,是理解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概念。本文将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收藏 引用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3卷 21-27页
作者: 李珂颖 陶火生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清算旧哲学,阐明新立场的过程中出场的。“现实的个人”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主线,文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详细论述该思想的核心内容,从“现实的个人”思想创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与论证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0年 第11期 3-10页
作者: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研究者通常的印象中,较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其他章节,“正面阐发”马克思、恩格斯见解的“费尔巴哈”章可能是最好把握和理解的了。然而,如果我们不是沿袭过去习见的那种抽象而宏观的研究方式,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笼而统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12年 第2期 35-38页
作者: 陈飞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自由问题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自由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创立,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的自由观还是抽象的。而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实意蕴就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07年 第9期 9-15页
作者: 汪信砚 李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在概述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时曾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实的个人”及其全面发展
收藏 引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56卷 114-117页
作者: 陈旭雯 刘星昊 衢州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 浙江衢州324000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经法学院 陕西西安71007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现实个人"是历史的主体,扮演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
收藏 引用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16卷 14-19页
作者: 杜翠梅 刘娟 南开大学 天津300071
"现实个人"之于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以"现实个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演进线索、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理论旨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2011年 第3期 16-19页
作者: 张国富 孙金华 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论述了"现实个人"这个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握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实践以人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实的个人”到“真正的共同体”——新唯物主义的人学致思理路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17年 第3期 66-71页
作者: 康渝生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哈尔滨15008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