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8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 5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9 篇 历史学
    • 65 篇 中国史
    • 5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57 篇 农学
    • 14 篇 园艺学
    • 8 篇 林学
    • 6 篇 作物学
    • 5 篇 兽医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植物保护
  • 35 篇 教育学
    • 35 篇 教育学
  • 25 篇 理学
    • 1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物学
  • 22 篇 文学
    • 1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1 篇 工学
    • 6 篇 林业工程
    • 6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15 篇 管理学
    • 4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9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3 篇 政治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2 篇 艺术学

主题

  • 270 篇 《农政全书》
  • 110 篇 徐光启
  • 33 篇 《齐民要术》
  • 19 篇 农书
  • 15 篇 《天工开物》
  • 14 篇 利玛窦
  • 12 篇 《几何原本》
  • 11 篇 农业
  • 10 篇 《本草纲目》
  • 10 篇 陈子龙
  • 9 篇 水利
  • 9 篇 玄扈
  • 8 篇 宋应星
  • 8 篇 《崇祯历书》
  • 7 篇 《农书》
  • 7 篇 《救荒本草》
  • 7 篇 我国古代
  • 7 篇 明王朝
  • 6 篇 万历
  • 6 篇 泰西水法

机构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浙江农业大学
  • 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中国农业博物馆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
  • 3 篇 信阳师范学院
  • 3 篇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篇 上海历史研究所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上海农学院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
  • 2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西北农业大学
  • 2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 篇 游修龄
  • 4 篇 李志坚
  • 4 篇 钟彦亮
  • 3 篇 张显清
  • 3 篇 吴德铎
  • 3 篇 胡道静
  • 3 篇 闵宗殿
  • 2 篇 刘璞玉
  • 2 篇 侯美玲
  • 2 篇 刘振亚
  • 2 篇 潘吉星
  • 2 篇 关传友
  • 2 篇 桑润生
  • 2 篇 宋湛庆
  • 2 篇 杨直民
  • 2 篇 殷子
  • 2 篇 张德纯
  • 2 篇 王永厚
  • 2 篇 王培华
  • 2 篇 李洵

语言

  • 2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农政全书》"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农政全书》所反映的1600年前后气候突变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 2011年 第1期30卷 120-127页
作者: 车群 李玉尚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上海200240
根据徐光启《农政全书》"江西养鱼法",在1593-1597年间,江西中部气候与当地20世纪50、60年代的气候相比,明显地温暖湿润。1600年埃纳普蒂纳火山喷发,随后亦引发中国的气候异常,由"种甘薯法"所反映的上海、莆田两地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与徐光启的科学方法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2期17卷 20-21页
作者: 柯远斌 谷超
《农政全书》与徐光启的科学方法柯远斌,谷超作为我国明朝晚期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阔,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其中,他对农业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所编著的《农政全书》,就集中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编辑思想浅析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1期 1-7页
作者: 吴平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武汉430070
编辑思想是书稿在出版过程中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并贯穿始终的编辑观念。《农政全书》的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发展农业为国家富强之本;突出农政,主张荒政;重视农技,编著详实;杂采众家,兼出独见;有章有法,图文并茂诸方面。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所载果品贮藏方法的整理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 2008年 第6期 28-30页
作者: 刘丹 谭光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很重要的综合性农书,不仅总结了前人对农业生产的研究成果,而且有徐光启独到的见解。《农政全书》中较全面记载了我国古代对果品的贮藏方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认识到果品贮藏的基本原理,而且运用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中的农业教育思想浅析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 2010年 第3期 29-31页
作者: 熊红英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古代农业巨著,它博采众家之长,根据自己研究心得与实际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明代农业教育中将农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首先讨论了《农政全书》中包含的"富国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艺术思想研究
《农政全书》艺术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桂俊荣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的研究基于农业生产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着重探讨文化生成机制下农业与中国艺术思想的内在关系。《农政全书》是我国明代末年出现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被誉为是我国古代农学的百科全书。它全面继承了中国古代农学传统,广泛吸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数字化研究
《农政全书》数字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殷子 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农业古籍整理,实现农业古籍数字化己成为必然趋势。农业古籍的数字化实质上是农业古籍整理方式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本文以《农政全书》为例进行数字化研究,寻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农业生产行为词语研究
《农政全书》农业生产行为词语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马晓婷 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农政全书》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代表作品,全书系统摘编前代以及同时代农学文献著作约225种,其中明代文献约39种。在摘编基础上,徐光启以“玄扈先生日”的方式将自己的见解记载下来。因此,《农政全书》保留了许多明代的农业专业词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政全书》中诸葛升的考证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 2011年 第2期30卷 129-136页
作者: 熊帝兵 惠富平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淮北235000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诸葛升因其《垦田十议》被《农政全书》全文收录而留名。据考,诸葛升生活于明万历和天启年间,先后任凤阳府定远知县、汾州府临县知县、庐州通判、陕西庆阳府宁夏专城同知等职,有著作传世,代表作是《垦田十议》。诸葛升尤其重视农业生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时、地利、物性、人力的四位一体——论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的农业生态观及其思想史意义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年 第7期33卷 92-96页
作者: 王士良 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哈尔滨150080 唐山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部 唐山063000
中国传统农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既体现了农业活动中对于天时、地利、物性等自然条件的基本遵循,又充分强调和凸显了人力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天时、地利、物性、人力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徐光启的农业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