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1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会议
  • 8 篇 学位论文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302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9 篇 历史学
    • 80 篇 中国史
    • 11 篇 世界史
    • 3 篇 考古学
  • 74 篇 教育学
    • 7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3 篇 文学
    • 3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1 篇 法学
    • 17 篇 政治学
    • 1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33 篇 哲学
    • 33 篇 哲学
  • 22 篇 管理学
    • 1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303 篇 《劝学篇》
  • 123 篇 张之洞
  • 41 篇 福泽谕吉
  • 24 篇 洋务派
  • 24 篇 “中体西用”
  • 18 篇 中体西用
  • 17 篇 维新派
  • 15 篇 荀子
  • 11 篇 日本
  • 11 篇 梁启超
  • 11 篇 康有为
  • 11 篇 劝学篇
  • 10 篇 《劝学》
  • 9 篇 戊戌变法
  • 9 篇 中学为体
  • 8 篇 西学
  • 8 篇 西学为用
  • 8 篇 文明开化
  • 8 篇 教育思想
  • 7 篇 洋务运动

机构

  • 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6 篇 河北大学
  • 6 篇 辽宁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延边大学
  • 3 篇 宁波大学
  • 3 篇 湖北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广州大学
  • 2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2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湖北经济学院
  • 2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作者

  • 4 篇 崔新京
  • 3 篇 黎仁凯
  • 3 篇 李细珠
  • 3 篇 龚书铎
  • 2 篇 王保星
  • 2 篇 高波
  • 2 篇 田建平
  • 2 篇 高增杰
  • 2 篇 何晓明
  • 2 篇 郝晏荣
  • 2 篇 刘悦斌
  • 2 篇 程方平
  • 2 篇 张力群
  • 2 篇 王雷泉
  • 2 篇 胡昌方
  • 2 篇 何云鹏
  • 2 篇 石文玉
  • 2 篇 黄兴涛
  • 2 篇 刘富道
  • 2 篇 刘梦溪

语言

  • 3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劝学篇》"
303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从清末庙产兴学看宗教的社会管理
收藏 引用
科学与无神论 2017年 第3期 34-39页
作者: 李皎乐 李志英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晚清中国社会存在多种宗教及民间信仰,均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产生社会影响,发挥社会作用,政府一般采取不多干预的政策。戊戌变法时期,庙产兴学运动兴起,后在张之洞《劝学篇》的提倡下得到一定发展。及至清末新政,清政府下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怀念父亲
收藏 引用
吉林劳动保护 2017年 第5期 43-44页
作者: 皮子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距离6月9日父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浓烈。翻飞的泪雨、不尽的悲痛、无限的哀思,都储存在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里。“从小没有娘,到老命不强”这句民间俗语,放在父亲赵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学不可以已”之教育意蕴透析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 第5期38卷 102-104页
作者: 谭娟 谭明 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 湖南永州425199
注重"学",是儒家思想的一贯传统。《荀子》的首便是《劝学》,荀子以命令式的语气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章认为这句话揭示了五个问题:一是"君子"指有德有位者;二是命令式语气之缘由;三是"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戊戌时期的政治共识与改革底线——张之洞旧体新用说略论
收藏 引用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 第4期 55-59页
作者: 陈奇 陈瑜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1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浙江杭州310012
戊戌时期,维新精英们提出了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变革的主张,但是,开明知识分子及官僚阶层却未能就此达成共识。《万国公报》编者沈寿康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官员盛宣怀"论西学为用,必以中学为体";帝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课程引领学生习惯养成
收藏 引用
中国德育 2017年 第3期12卷 63-65页
作者: 陈钢英 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
杭州市青蓝小学,坐落在杭州市风景如画如诗的东河畔、绿树婆娑的东清巷里。校名“青蓝”二字源自荀子的《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学生习惯培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需求和特点,青蓝小学自1906年创建至今,始终坚持把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持之以恒”的成语
收藏 引用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8年 第6期 38-38页
世上最宝贵的精神是坚持,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荀子《劝学篇》中也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思就是说,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收藏 引用
文学教育(下) 2018年 第6期 191页
作者: 薛冰 河南省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曾国藩家书》共收录了曾国藩家书近1000封,分为修身劝学篇、治家、理财、交友、为政及用人。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为政治国之道的阐述,句句金玉良言,渗透着曾国藩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字里行间更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体西用”与新文学的民族本色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6年 第9期 150-153页
作者: 宋剑华 暨南大学文学院
百年新文学的基本性质不是"西化"而是"化西",这是近十年来我始终在坚持的一种观点。新文学的化西倾向,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从"五四"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新文学是西化的产物,朱自清就曾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评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以《劝学篇》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1年 第2期 99-104页
作者: 宋德华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学界通常将张之洞作为"中体西用"论的典型代表。但细究《劝学篇》全书之意,"中体西用"似乎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概括之语。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比以往所说的"中体西用"论内容要丰富得多。这一文化观以纲常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两部《劝学篇》看中日近代文化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
收藏 引用
学术界 2011年 第2期 167-173页
作者: 刘悦斌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北京100091
在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两部《劝学篇》,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是要为两国的文化发展规定方向,但是二者的旨趣并不相同:张之洞《劝学篇》意在批驳康有为等的维新变法主张,因而坚决反对"兴民权",反对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