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7 篇 期刊文献
  • 203 篇 报纸
  • 11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4 篇 艺术学
    • 234 篇 美术学
    • 38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1 篇 艺术学理论
    • 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3 篇 文学
    • 4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4 篇 新闻传播学
  • 53 篇 教育学
    • 44 篇 教育学
    • 9 篇 体育学
  • 42 篇 历史学
    • 28 篇 考古学
    • 21 篇 中国史
  • 16 篇 工学
    • 4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经济学
    • 9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管理学
    • 5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3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576 篇 《千里江山图》
  • 153 篇 王希孟
  • 51 篇 青绿山水
  • 43 篇 孙甘露
  • 42 篇 故宫博物院
  • 41 篇 《只此青绿》
  • 40 篇 青绿山水画
  • 23 篇 山水画
  • 20 篇 宋徽宗
  • 19 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9 篇 千里江山图
  • 13 篇 《清明上河图》
  • 12 篇 北宋
  • 11 篇 博物馆
  • 11 篇 《永不消逝的电波》
  • 9 篇 画家
  • 9 篇 文化自信
  • 8 篇 创作者
  • 8 篇 北京故宫博物院
  • 8 篇 《国家宝藏》

机构

  • 13 篇 故宫博物院
  • 5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4 篇 南通大学
  • 3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3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3 篇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
  • 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 篇 上海戏剧学院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兰州大学
  • 2 篇 太原师范学院
  • 2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国家画院
  • 2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2 篇 韩国牧园大学

作者

  • 12 篇 余辉
  • 8 篇 施晨露
  • 7 篇 许旸
  • 6 篇 诸葛漪
  • 5 篇 宣晶
  • 5 篇 王筱丽
  • 5 篇 王希孟
  • 4 篇 楚小庆
  • 4 篇 王中旭
  • 3 篇 李娇俨
  • 3 篇 常文斐
  • 3 篇 王峰
  • 3 篇 刘源隆
  • 3 篇 李婷
  • 3 篇 王彦
  • 3 篇 陈俊珺
  • 3 篇 张滢莹
  • 3 篇 chu xiao-qing
  • 2 篇 高倩
  • 2 篇 姜涵琳

语言

  • 5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千里江山图》"
5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新时代“革命史诗”小说话语新建构——以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为例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25年 第1期29卷 194-204页
作者: 吴昊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史诗性文学的变体,在“历史事实表现”和“历史话语建构”方面作了诸多创新性探索。小说继承史诗性写作的宏大叙事视野与总体性诉求,又积极地运用互现、回叙等方法,一方面丰富了历史事实,展现了历史复杂性;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锋的转型与转型的先锋——论《千里江山图》在孙甘露小说写作史中的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5年 第1期 176-190页
作者: 吴昊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100024
《千里江山图》是先锋作家孙甘露进入21世纪之后的转型之作。这部小说与其1980年代先锋小说之间有着复杂的变革和承续关系。小说以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为题材,运用具有先锋性的内在形式,构造鲜明的历史感,传达意识形态诉求。作为主题写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里江山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年 第3期 i001-i004页
作者: 王希孟
来源: 评论
色彩作为表现观念的形式——以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大青绿”色彩为例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 2025年 第2期 111-119页
作者: 申丽媛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绘制而成。与之前的青绿山水画作相比,王希孟加大了青色的使用,并以青绿色绘制全卷,形成了“大青绿”色彩。画作以明丽的青绿色彩描绘了初夏时节雨霁清晓的景象,其颜色的选取既契合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艺术精神和社会意义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 2025年 第2期 40-42页
作者: 胡玉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北宋时期,作为中国艺术经典形式的青绿山水画受到了儒家思想“格物致知”“中和”“穷理”等观念的影响,承载了深厚的艺术精神与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分析青绿山水画的典范之作《千里江山图》的绘画技法、艺术精神及社会意义,探讨艺术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问题探讨——以《千里江山图》相关文创为例
收藏 引用
湖南包装 2025年 第2期40卷 136-139页
作者: 曾俐 向言词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博物馆是一座承前启后、沟通古今、连接未来的桥梁,是人类文明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殿堂。以《千里江山图》为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应用流程的研究,根据文创产品的设计原理,分析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虚构与真实交织下的先锋试炼——评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收藏 引用
名作欣赏 2025年 第2期 138-140页
作者: 钱紫玥 安徽大学
《千里江山图》作为一部兼具类型文学和先锋文学特征的历史小说,不仅在孙甘露个人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重大转型意义,体现出先锋作家适应时代变革的自觉转向,同时,这部作品也在创作技法和主题诉说上具有虚构与真实相交织的特性,在情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里江山
收藏 引用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4年 第1期 22-23,86页
作者: 陈晶(编绘) 不详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王希孟的作品。作品长1191.5厘米,高51.5厘米。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里江山
收藏 引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 第25期 11-12页
作者: 江苏一考生
近半年来,一款叫做《绘真·妙笔山》的解谜游戏涨粉不少,而这款游戏受欢迎的最重要原因是它融进了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玩家可以在欣赏美不胜收的风景的同时,轻松游戏,实在是调节生活节奏的良品。《千里江山图》传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里江山图》绢本设色画
收藏 引用
山西老年 2025年 第1期 F0003-F0003页
作者: 王希孟 不详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在设色和用笔上使用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于青绿中施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