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93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学位论文
  • 8 篇 报纸
  • 4 篇 会议
  • 2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523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5 篇 文学
    • 177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3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79 篇 教育学
    • 79 篇 教育学
  • 60 篇 艺术学
    • 5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24 篇 历史学
    • 1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3 篇 法学
    • 9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2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517 篇 《安娜·卡列尼娜》
  • 154 篇 托尔斯泰
  • 85 篇 列夫·托尔斯泰
  • 55 篇 卡列宁
  • 46 篇 《战争与和平》
  • 39 篇 安娜
  • 36 篇 小说
  • 26 篇 长篇小说
  • 24 篇 渥伦斯基
  • 24 篇 安娜·卡列尼娜
  • 23 篇 《红楼梦》
  • 22 篇 列文
  • 22 篇 上流社会
  • 21 篇 《复活》
  • 18 篇 俄罗斯
  • 18 篇 悲剧
  • 18 篇 作家
  • 18 篇 爱情
  • 12 篇 陀思妥耶夫斯基
  • 11 篇 文学创作

机构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5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4 篇 辽宁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3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绥化学院
  • 3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3 篇 西安外国语大学
  • 3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3 篇 新疆大学
  • 3 篇 南阳师范学院
  • 2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2 篇 河北大学

作者

  • 4 篇 郑万鹏
  • 3 篇 杨荣
  • 3 篇 叶齐华
  • 3 篇 陈丽英
  • 3 篇 徐鹏
  • 3 篇 吴泽霖
  • 3 篇 李正荣
  • 2 篇 段帆
  • 2 篇 李希凡
  • 2 篇 金美玲
  • 2 篇 杜锦湖
  • 2 篇 卢慧玲
  • 2 篇 赵方园
  • 2 篇 陈建华
  • 2 篇 艾斐
  • 2 篇 卢兆泉
  • 2 篇 于洋
  • 2 篇 方本炎
  • 2 篇 宁子红
  • 2 篇 游暐之

语言

  • 5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安娜·卡列尼娜》"
5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安娜·卡列尼娜》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江宇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在《安娜·尼娜》中,城市与乡村等地域既是故事发生的地理空间,又是主人公思想、命运发展变化的见证者。除地理空间外,小说中也出现了许多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如暴风雪、雷阵雨、铁路等。小说中的地理空间包容万千生活图景,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从托尔斯泰到乔·怀特
《安娜·卡列尼娜》:从托尔斯泰到乔·怀特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广慧 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改编自经典文学文本的电影不仅在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每年都有令人瞩目的艺术水平较高的改编电影获奖,因此文学改编电影问题也逐渐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2012乔·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的变译理论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的变译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赵方园 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安娜·尼娜》是俄罗斯文学巨匠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反映了俄罗斯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状,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该著作对我们研究俄罗斯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在中国出版后深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越历史的现实:《安娜·卡列尼娜》的宗教解读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16年 第5期38卷 137-145页
作者: 孙燕 张杰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期以来,《安娜·尼娜》一直被视为一部揭露与批判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生活的力作。然而,文学经典既能够反映历史的社会现实,更能够超越历史的现实,为读者提供无限广阔的可阐释空间。本文从夫·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入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简析
收藏 引用
武汉师院咸宁分院学报 1982年 第2期 95-105页
作者: 黄岩
安娜·尼娜》是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的第二部。 《安娜·尼娜》的创作,起意于1870年,他妻子在这一年2月24日的日记中保留着这样的记载:“昨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情欲——《安娜·卡列尼娜》人物性格建构原则之一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1994年 第2期16卷 63-70页
作者: 徐鹏
托尔斯泰是一位十分崇尚道德的作家,他毕生都竭力主张“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并且身体力行,经常反躬自省,力求使自己更加纯洁、高尚。在《安娜·尼娜》这部作品中,作家按照他的人生哲学、道德原则,生动地描写了俄国贵族资产阶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描写的进步意义和局限
收藏 引用
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 第1期 26-34页
作者: 周杞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如何评价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爱情描写问题。“四人帮”全盘否定欧洲十九世纪具有进步意义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有关爱情描写的作品,被划为“禁区”。打倒“四人帮”,春风又吹绿了祖国的文艺园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描写手法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 第3期 84-90页
作者: 雷成德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夫·托尔斯泰对于艺术作品制定了三条标准。他说:“这三个条件是:一、作者对事物的正确的即道德的态度,二、叙述的明晰,或者说,形式的美,这同是一个东西,三、真诚,即艺术家对他所描写的事物的真实的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与“俄国革命的镜子”——学习宁论托尔斯泰札记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1981年 第3期 93-99页
作者: 傅腾霄
当恩格斯在高度评价十九世纪挪威的文学艺术成就之时,认为只有俄国可以与之比肩。而当时站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巅的,则是著名的作家夫·托尔斯泰。但是,正象很多文学巨人在一开始时并不为世人了解(有的甚至受到攻击或迫害)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精神解读
收藏 引用
唐山文学 2019年 第9期 110-111页
作者: 苏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安娜·尼娜》是俄国作家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该书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展开讲述,本文也是从安娜的心里和精神进行探究,进而探索人性最不为人知的秘密。《安娜·宁娜》是托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