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1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8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9 篇 教育学
    • 69 篇 教育学
  • 66 篇 文学
    • 6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5 篇 法学
    • 12 篇 民族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4 篇 艺术学
    • 1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美术学
  • 8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草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188 篇 《敕勒歌》
  • 22 篇 敕勒川
  • 17 篇 北朝民歌
  • 16 篇 斛律金
  • 13 篇 草原
  • 12 篇 野茫茫
  • 9 篇 诗歌
  • 9 篇 风吹草低见牛羊
  • 8 篇 民歌
  • 8 篇 敕勒歌
  • 7 篇 教学设计
  • 7 篇 南北朝时期
  • 6 篇 《乐府诗集》
  • 6 篇 牛羊
  • 5 篇 阴山
  • 5 篇 呼和浩特
  • 5 篇 教学目标
  • 4 篇 《孔雀东南飞》
  • 4 篇 鲜卑语
  • 4 篇 内蒙古

机构

  • 3 篇 北京东路小学
  • 2 篇 齐齐哈尔大学
  • 2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2 篇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
  • 2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
  • 1 篇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
  • 1 篇 江苏淮安市深圳路...
  • 1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江苏张家港市沙洲...
  • 1 篇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昭通师专
  • 1 篇 湖南沅陵县第三中...
  • 1 篇 江苏镇江市润州区...
  • 1 篇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

作者

  • 4 篇 孙双金
  • 3 篇 阿尔丁夫
  • 2 篇 于东新
  • 2 篇 范云晶
  • 2 篇 努尔巴汗
  • 2 篇 顾农
  • 2 篇 周建江
  • 2 篇 张秉生
  • 2 篇 朱文荣
  • 2 篇 纵横
  • 2 篇 王刚
  • 2 篇 朱安义
  • 2 篇 李秀莲
  • 2 篇 张港
  • 1 篇 侯虹霞
  • 1 篇 曹海东
  • 1 篇 黄德生
  • 1 篇 云兮
  • 1 篇 孙艳
  • 1 篇 牛锐

语言

  • 18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敕勒歌》"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诗意盎然学古诗,兴致勃勃做诗人——《敕勒歌》教学实录
收藏 引用
教育视界 2025年 第8期 4-9页
作者: 孙双金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
《敕勒歌》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教学时,先以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通过师生角色互换,以教师向学生请教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诗;最后让学生化身小诗人,仿照《敕勒歌》的形式创作赞美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孩子们的智慧真的是可以教出来的”——《敕勒歌》一课的教学解读
收藏 引用
教育视界 2025年 第8期 10-11页
作者: 孙双金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
《敕勒歌》一课上,学生一个个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把学生真正地放到主体地位,把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把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起来。只有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才能出现充满活力的、充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情感”教出“智慧”——观孙双金老师《敕勒歌》有感
收藏 引用
教育视界 2025年 第8期 12-13页
作者: 陈慧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孙双金老师在《敕勒歌》一课践行“情智语文”的主张,注重通过“唱”“请教”“写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民的韵味,理解诗的意思,进而使学生创作赞美家乡的诗,展现智慧生成。
来源: 评论
收藏 引用
小学生作文 2023年 第14期 20-21页
作者: 北朝民 不详
写诗有办法这首简短的小诗是一首民,唱的是族生活的大草原:大草原在阴山下,天空好像大帐篷,大地都被罩在下面。蓝蓝的天空配上无边无际的草原,显得辽阔极了,一有风吹过,草儿就低下头,露出了牛羊。你看,这不就是大家平时写话的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收藏 引用
少儿国学 2020年 第17期 4-5页
作者: 雨果 不详
北朝民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赏析】《敕勒歌》是北朝乐府的代表,原是中国古代族的民,北齐时被译为汉语,译者用汉语诗的杂言句式,传达出原作的情韵和节奏,使得这首民千古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收藏 引用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9年 第10期 18-19页
作者: 杨雪莲 张立军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101300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北京101300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读准认读字及通假字"见",认清生字"朝、庐、盖、苍、茫"字形、理解在诗中的意思,正确朗读诗。2.通过看注释、展开想象、结合资料等方法,解诗意、入诗境,体会族人民对家乡、对草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敕勒歌》的传唱与六镇武人文化之南下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 2014年 第4期32卷 138-148页
作者: 于涌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敕勒歌》作者的诸多疑问,乃是历来记载者对文本流传中的误读所致。《敕勒歌》一诗并非斛律金所作,《北齐书·神武纪》中所提到的"",指的是的民,斛律金只是唱者。《敕勒歌》的形成及传唱,能够反映六镇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敕勒歌》异文小识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04年 第3期 128-131页
作者: 张廷银 国家图书馆分馆
关于北朝乐府民《敕勒歌》,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它的作者和描写地域,如王达津《()小辨》(《光明日报》1983年4月12日),刘先照《千古绝唱()》(《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吴庚舜、侯尔瑞《关于()的创作背景、作者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敕勒歌》非鲜卑民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1997年 第1期 63-66页
作者: 王盛恩 洛阳师专历史系
来源: 评论
收藏 引用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4年 第12期 39-39页
[赏析]《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在北朝流传的一首民,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这首民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富有浓郁的草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