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法学
    • 5 篇 政治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6 篇 《新生》周刊
  • 8 篇 杜重远
  • 7 篇 《生活》周刊
  • 4 篇 邹韬奋
  • 3 篇 胡愈之
  • 3 篇 新生事件
  • 3 篇 国民党政府
  • 3 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 篇 国民党统治区
  • 2 篇 国民政府
  • 2 篇 新疆
  • 2 篇 编辑思想
  • 2 篇 “西安事变”
  • 2 篇 盛世才
  • 2 篇 《东方杂志》
  • 1 篇 乌鲁木齐
  • 1 篇 日本帝国主义
  • 1 篇 “九·一八”事变
  • 1 篇 九一八事变后
  • 1 篇 无政府主义

机构

  • 1 篇 华东交通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 1 篇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 1 篇 扬州大学
  • 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陈勤
  • 1 篇 吴景平
  • 1 篇 熊熠文
  • 1 篇 王洪祥
  • 1 篇 蒋蕾
  • 1 篇 赵晓恩
  • 1 篇 曾科
  • 1 篇 wu jingping
  • 1 篇 li yong-an
  • 1 篇 李瑛
  • 1 篇 jiang lei
  • 1 篇 李永安
  • 1 篇 陈棻德
  • 1 篇 金冲及
  • 1 篇 李南蓉
  • 1 篇 冯春龙
  • 1 篇 靳明全
  • 1 篇 栾静均
  • 1 篇 马永强
  • 1 篇 吴迪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生》周刊"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新生》周刊研究
《新生》周刊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范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新生》周刊于1934年在上海创刊,作为《生活》周刊的延续,它为无数青年读者提供了独属那个时代的精神食粮,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社会影响力遍及海内外。《新生》周刊提倡大众语运动,培养青年的哲学思维和文学创作积极性,为中国文学的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的涉日危机应对:以《新生》周刊事件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抗日战争研究 2022年 第2期 16-31,159页
作者: 吴景平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
1935年华北事变期间,日本方面以上海发行的《新生》周刊所载《闲话皇帝》一文有“大不敬”文句为由,挑起事端,威逼中方接受种种无理要求。在持续一个多月的交涉过程中,不仅天津和上海地方当局疲于应对,相继接受日方的各项条件,国民政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杜重远和《新生》周刊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1999年 第8期 58-62页
作者: 金冲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来源: 评论
《新生》周刊的东北意识
收藏 引用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 第3期39卷 56-62页
作者: 蒋蕾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以"杜重远与《新生》周刊"为个案,解读韬奋及"生活"系列出版物的"东北意识"。从杜重远与韬奋关系入手,分析韬奋为何选择杜重远接办《新生》周刊,并考察《新生》周刊对于"东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略论杜重远与《新生》周刊
收藏 引用
求索 2004年 第11期 254-256页
作者: 冯春龙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副教授江苏扬州225002
杜重远先生是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他于 1 934年 2月创办《新生》周刊 ,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 ,坚持为民族的生存而奋斗 ,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性 ,抨击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使《新生》周刊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和最为著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族精神与民族勇气 ——《新生》周刊研究
民族精神与民族勇气 ——《新生》周刊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栾静均 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日本从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在东北建立傀儡政府,逐步控制住中国东北。国民党对日本采取不抵抗的态度。国民党建立法律法规,设立新闻检查机构,压制国内舆论。共产党还处于对于抗日统一战线的摸索的阶段。在这样的形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生》周刊的抗日救国宣传
收藏 引用
抗战史料研究 2013年 第2期 49-53页
作者: 曾科 熊熠文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新生》周刊坚持抗日救国的民族立场,敢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抵抗政策,并号召广大中国民众起来进行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从而为抗日救亡高潮的到来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来源: 评论
《新生》周刊抗日救亡思想的大众性
收藏 引用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4期26卷 129-132页
作者: 李永安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新生》周刊作为一份较有影响的抗日救亡进步刊物,通过揭露和批判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东北的侵略罪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之行:巴金创作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1993年 第2期 66-71,86页
作者: 靳明全 贵州大学中文系
1934年11月,巴金到了日本,先在横滨,后到东京。1935年8月离东京回国。日本之行,前后近10个月。在日本,巴金写了短篇小说《神》、《鬼》和《人》(曾名《东京狱中一日记》),童话故事《长生塔》,散文、杂感集《点滴》等。通过文艺创作,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30年代的杂志出版业
收藏 引用
编辑学刊 1999年 第5期 63-66页
作者: 吴迪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