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7 篇 期刊文献
  • 148 篇 会议
  • 16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8 篇 文学
    • 35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4 篇 历史学
    • 23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14 篇 法学
    • 13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理学
  • 4 篇 工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401 篇 《诗经》研究
  • 89 篇 《诗经》
  • 57 篇 《诗经》学
  • 31 篇 《诗》
  • 28 篇 《诗集传》
  • 20 篇 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 篇 闻一多
  • 15 篇 《毛诗》
  • 15 篇 《诗序》
  • 15 篇 经学研究
  • 14 篇 夏传才
  • 14 篇 《毛诗序》
  • 13 篇 文化人类学
  • 12 篇 中国诗经学会
  • 10 篇 三家诗
  • 9 篇 诗经学
  • 9 篇 《毛诗正义》
  • 9 篇 诗经研究
  • 8 篇 《商颂》
  • 8 篇 诗歌

机构

  • 17 篇 山西大学
  • 16 篇 山东大学
  • 10 篇 贵州大学
  • 9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四川大学
  • 7 篇 天津社会科学院
  • 7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5 篇 中南大学
  • 4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4 篇 泰安师专中文系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广西大学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 篇 河南大学
  • 3 篇 台湾师范大学

作者

  • 17 篇 林祥征
  • 13 篇 夏传才
  • 13 篇 赵沛霖
  • 9 篇 张启成
  • 8 篇 刘毓庆
  • 7 篇 王晓平
  • 5 篇 张祝平
  • 4 篇 王洲明
  • 4 篇 白宪娟
  • 4 篇 毛宣国
  • 3 篇 王硕民
  • 3 篇 吴培德
  • 3 篇 江口尚纯
  • 3 篇 陈文采
  • 3 篇 王长华
  • 3 篇 蒋立甫
  • 3 篇 张亚欣
  • 3 篇 村山吉广
  • 3 篇 周颖南
  • 3 篇 徐志啸

语言

  • 40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经》研究"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诗经》研究的三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5年 第3期 96-99页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师院中文系
“五四”以后的《诗经》研究,拨开了笼罩这部古籍的重重封建迷雾,澄清了它的本来面目,把它认定为一部文学作品——部上古的诗歌总集,推倒了强加给许多诗篇的封建伦理说教,以新的时代精神给予新的解说,并进行了艺术分析和创作经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经》研究六十年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10年 第3期 61-69页
作者: 郭万金 山西大学文学院
由晚清而"五四"的经学颠覆是《诗经》研究六十年的逻辑起点,胡适则是不容回避的领军人物。走出经学的《诗经》研究曾作为历史材料在史学领域中演进,经由文学史的重新阐释,逐渐从历史领域回到文学的主阵地,被纳入现代文学学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经》研究之津筏——读冯浩菲教授《历代诗经论说述评》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06年 第3期 127-128页
作者: 袁法周
冯浩菲先生的新著——《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以下简称《述评》或冯著)于200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从经学的角度研究诗经》,是建国后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是当今传承《诗经》文化、弥合历史断裂的重要津筏。笔者读后认为主要有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经》研究展望——关于深化《诗经》研究的几点设想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 1989年 第2期 64-70页
作者: 赵沛霖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当我们站在时代历史的高度,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学时,在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不得不承认在《诗经》研究中存在着某种危机。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发展,一切古老的东西在新时代的光照之下都要显示出缺陷和不足的话,那么,这种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经》研究误区综论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4期23卷 113-118页
作者: 高原 乔健 兰州师专中文系 兰州大学历史系
本文着重探讨了以《诗经》为代表的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即研究主体研究思想的误导及由此必然带来的研究方法的误用和研究结果的误读;并借此阐明增强古代文学研究者主体自我意识的紧迫性。
来源: 评论
20世纪考古发现与《诗经》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4期35卷 68-73,116页
作者: 赵沛霖 天津社科院文研所 天津300191
考古学是《诗经》学最重要的相邻学科之一,20世纪《诗经》研究的巨大进步是与它的支撑分不开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诗经》学的发展,有可能更清楚地看到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这对于20世纪学术史研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来源: 评论
闻一多《诗经》研究检讨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12年 第6期 107-119页
作者: 刘毓庆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
20世纪初由新型知识群体发起的文化思想革命运动,其主要使命是颠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经学思想体系,构建新文化的大厦。在这场运动中,闻一多以对《诗经》的破坏性解读方式,与同时代的新型知识分子一道,成功地完成了时代赋于的使命,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经》研究看闻一多对传统治学方法的继承与扬弃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6期36卷 44-49页
作者: 王晓鹂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兰州730070
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卓然不群,充满了诗意和社会责任感。从其《诗经》研究可以明显看出他对清代朴学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继承,以及他对古典文学传统研究方法的扬弃。
来源: 评论
华钟彦先生《诗经》研究的贡献、特色与方法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1期57卷 111-121页
作者: 边家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华钟彦先生谙熟文字学、音韵学、经传诸子之学,在《诗经》音韵训诂、义理辞章、《诗》学基本问题研究等方面,都有创造性发展,贡献卓著。华先生《诗经》研究的突出特色,一是留意政教,注重《诗经》的思想性;二是常以诗家眼光、从文学创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共时性理解决《楚辞》《诗经》研究的意义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1999年 第2期 140-148页
作者: 常森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