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7 篇 期刊文献
  • 148 篇 会议
  • 16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8 篇 文学
    • 35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4 篇 历史学
    • 23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14 篇 法学
    • 13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理学
  • 4 篇 工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401 篇 《诗经》研究
  • 89 篇 《诗经》
  • 57 篇 《诗经》学
  • 31 篇 《诗》
  • 28 篇 《诗集传》
  • 20 篇 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 篇 闻一多
  • 15 篇 《毛诗》
  • 15 篇 《诗序》
  • 15 篇 经学研究
  • 14 篇 夏传才
  • 14 篇 《毛诗序》
  • 13 篇 文化人类学
  • 12 篇 中国诗经学会
  • 10 篇 三家诗
  • 9 篇 诗经学
  • 9 篇 《毛诗正义》
  • 9 篇 诗经研究
  • 8 篇 《商颂》
  • 8 篇 诗歌

机构

  • 17 篇 山西大学
  • 16 篇 山东大学
  • 10 篇 贵州大学
  • 9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四川大学
  • 7 篇 天津社会科学院
  • 7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5 篇 中南大学
  • 4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4 篇 泰安师专中文系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广西大学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 篇 河南大学
  • 3 篇 台湾师范大学

作者

  • 17 篇 林祥征
  • 13 篇 夏传才
  • 13 篇 赵沛霖
  • 9 篇 张启成
  • 8 篇 刘毓庆
  • 7 篇 王晓平
  • 5 篇 张祝平
  • 4 篇 王洲明
  • 4 篇 白宪娟
  • 4 篇 毛宣国
  • 3 篇 王硕民
  • 3 篇 吴培德
  • 3 篇 江口尚纯
  • 3 篇 陈文采
  • 3 篇 王长华
  • 3 篇 蒋立甫
  • 3 篇 张亚欣
  • 3 篇 村山吉广
  • 3 篇 周颖南
  • 3 篇 徐志啸

语言

  • 40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经》研究"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论“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得与失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 第10期22卷 16-23页
作者: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中国现代学术传统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之所以重要,一则距离我们今日最近,与当下文化状态联系最为密切;二则因为现代学术传统乃是中、西对话交融的产物,是一种新的熔铸,而当今我们依然处于这样的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法——《诗经》研究的文学人类学进路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14年 第4期 49-53页
作者: 杨骊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自从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开创了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诗经》研究方法,后继者无数,使得文学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在20世纪《诗经》研究学术史上成果斐然。文学人类学研究诗经》的方法论经历了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代疑古惑经思潮与《诗经》研究——兼论朱熹对《诗经》学的贡献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 1996年 第5期22卷 41-45页
作者: 殷光熹 云南大学中文系
中国经学可分为三大学派:“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宋学”.这三大学派几经兴衰,各有特点,各有得失.汉唐以来,“汉学”渐渐失去活力.至宋初,佛、老思想显得空前活跃,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乃至使石介惊呼道:“举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俗研究《诗经》研究——说雉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1989年 第5期 87-90,86页
作者: 李湘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诗经》中言雉者,计约七、八个诗章,涉及五、六个诗篇,构成一个系列。雉字之用法与特点:一是全用于兴句中,以兴起下文;二是雉字的涵义,全用为社会生活的象征物,如只从生物学理解,就止于知其皮毛,即使读懂了文字,也难知其真谛。 考查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外《诗经》研究新方法论的得失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00年 第6期 4-18页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文从传统阐释学、现代接受美学、文学本体论、语言学研究、精神分析理论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评述国外《诗经》研究方法论,并论述其得失。
来源: 评论
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2期20卷 74-81页
作者: 夏传才
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夏传才一、《诗经》的外传《诗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性典籍,也是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正像西方汉学家们的评价:它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鼎足而立,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难以估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程俊英的学术思想渊源与《诗经》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07年 第1期 148-155页
作者: 朱杰人 戴从喜 华东师范大学
198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古籍整理研究室为程俊英、徐震士粤、许杰三先生执教六十周年举行茶话联欢会,程先生触景生情,感慨良多,即席赋诗《八十口占》一首,其颔联云:“八十校书期向朗,三年伏案效诗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略说司马迁与《诗经》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1994年 第6期 75-79,74页
作者: 蒋立甫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略说司马迁与《诗经》研究蒋立甫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司马迁虽然没有研究诗经》的专书传世,但在《史记》中涉及《诗》者却有七十余处。其中有直接取《诗》为史料,有引《诗》证史,有对《诗》时代、编辑的说明,有诗篇本事记载、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古典文学研究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年 第3期28卷 141-144页
作者: 白宪娟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在中国西化进程中,新文化运动以对人们精神领域强有力地冲击,引发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创新变革,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也随之发生种种新变,以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为例,其在研究目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研究格局、研究课题、表述语言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04年 第3期 123-126页
作者: 赵沛霖 天津社会科学院
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有其历史必然性 ,顾颉刚继承和发扬郑樵、姚际恒的学术传统 ,对《诗经》进行辨伪 ,并非出于单纯的学术兴趣 ,而是五四时代精神使然。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特点是 :一、对传统《诗经》学进行猛烈批判 ,始终体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