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 篇 教育学
    • 21 篇 教育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5 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 5 篇 李白
  • 4 篇 马致远
  • 3 篇 《雁门太守行》
  • 3 篇 古代诗歌
  • 2 篇 《警察与赞美诗》
  • 2 篇 《岳阳楼记》
  • 2 篇 语文教学
  • 2 篇 《送友人》
  • 2 篇 初一年级
  • 2 篇 杨花落
  • 2 篇 语文
  • 2 篇 契诃夫
  • 2 篇
  • 1 篇 老师
  • 1 篇 明月
  • 1 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 1 篇 情感
  • 1 篇 初中语文
  • 1 篇 七年级

机构

  • 3 篇 东北师大附中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福建省晋江市紫峰...
  • 1 篇 临沧市临翔区教育...
  • 1 篇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
  • 1 篇 广东韶关学院
  • 1 篇 东台市实验中学
  • 1 篇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
  • 1 篇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
  • 1 篇 安徽省涡阳县第四...
  • 1 篇 山西师大临汾学院
  • 1 篇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
  • 1 篇 上海市浦东模范中...
  • 1 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

作者

  • 1 篇 吉建祥
  • 1 篇 郑冬梅
  • 1 篇 周盈之
  • 1 篇 庄凤婷
  • 1 篇 何发祥
  • 1 篇 常华
  • 1 篇 姜春羽
  • 1 篇 姜毅
  • 1 篇 袁爱国
  • 1 篇 吴端
  • 1 篇 陈丽萍
  • 1 篇 薛杨虹
  • 1 篇 谷清秋
  • 1 篇 董新明
  • 1 篇 秋祥文
  • 1 篇 胡昭
  • 1 篇 姚瑞霞
  • 1 篇 窦银强
  • 1 篇 徐梁
  • 1 篇 金伟

语言

  • 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剪裁”之法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年 第31期 63-64页
作者: 金伟 东台市实验中学 江苏盐城224200
自古诗人多遭贬谪,他们在被贬的过程中感受着内心的煎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以其好友王昌龄被贬为出发点进行写作,表达了对好友被贬的不甘与婉惜,同时也从中透露出一丝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期盼与渴望。文章从诗作特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参照比较中磨炼阅读感觉——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收藏 引用
语文学习 2024年 第9期 42-45页
作者: 徐樑 周盈之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一在阅读教学的备课中,语文教师首先会遇到怎样的困惑?或许最常见的回答是:面对一篇原生态的作品却不知道要教什么。诚然,很多语文教学专家都会强调备课要从我们作为读者的最初阅读感觉开始,但事实上,现在大量中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缺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以部编版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收藏 引用
新课程导学 2024年 第7期 36-39页
作者: 庄凤婷 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
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鉴赏诗歌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培养目,当学生能够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品析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后,便可深入解读诗情、诗意。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呵一道剑气给月光(下)——品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
收藏 引用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 第9期 16-17页
作者: 常华 不详
上一期,主要讲了李白的出蜀漫游,如果继续按照这样一条轨迹行进,李白可能还只是一个经历简单的剑客和诗人,直到当他四十二岁这年有过一段进入皇宫禁苑的短暂经历,李白,才成为真正的李白。正是这短短的长安三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情探讨
收藏 引用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 第1期37卷 102-106页
作者: 姜春羽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庆401331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该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情感,但单从诗中意象、地名、异文等角度出发分析,就是一首情感简单的送别诗。若以"知人论世"批评方法为依托,通过文献考索,明确诗歌创作时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片金兰之情 如何跨越山水万千——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收藏 引用
当代学生(读写) 2019年 第7期 70-71页
作者: 姜毅 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
李白素来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浪漫主义固然有着如脱缰野马般奔放的想象力,但这些幻想又不是完全没有现实缘起的,李白的瑰丽幻想往往是建立在现实的种种羁绊无法被克服的前提之下,他有一种天生的禀赋,能够潇洒从容地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台阶——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收藏 引用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7年 第10期 40-42页
作者: 张道元 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
一位中学老师曾问叶圣陶先生:“语文课的教学,应侧重于章段结构的分析,还是词义的讲解?”叶先生回答说:“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讲词义和章段结构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对于古诗词,诵读、解读和赏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诗坛永恒的月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收藏 引用
课外语文(下) 2014年 第11期 1-1,6页
作者: 薛杨虹 山西师大临汾学院中文系
李白(701—762)和王昌龄(698—约756)同时身为盛唐著名诗人,而且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一生有着密切的交往。王昌龄,字少伯,一生官低名气大,位卑才气高。三十岁时进士登第。大约四十岁,远谪岭南。第二年北归,调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读懂古诗?
收藏 引用
初中生辅导 2023年 第2期 42-43页
作者: 谷清秋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九中学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素称是“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将从六个方面出发,帮助大家快速感知古诗情感,读懂古诗。一、关注古诗题目古诗的题目一般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写作目的等,有时成了全诗的“诗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文名句默写
收藏 引用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 第6期 37-41+46-47页
作者: 姚瑞霞
[锁定考点]诗文名句默写考查范围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准》(2011年版)规定的61篇古诗文,以及6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新增篇目、《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诗文名句默写试题以填空为主,分为直接默写型、理解运用默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