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 篇 法学
    • 1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8 篇 社会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 35 篇 哲学
    • 35 篇 哲学
  • 20 篇 教育学
    • 16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0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14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主题

  • 121 篇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 61 篇 人的本质
  • 23 篇 马克思主义
  • 19 篇 马克思恩格斯
  • 17 篇 费尔巴哈
  • 12 篇 人的自然属性
  • 11 篇 马克思
  • 10 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 10 篇 人的类本质
  • 9 篇 人的需要
  • 7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7 篇 人的社会属性
  • 7 篇 生产关系
  • 6 篇 生产劳动
  • 6 篇 人的社会关系
  • 6 篇 人性
  • 5 篇 人的发展
  • 5 篇 人的现实本质
  • 5 篇 存在物
  • 5 篇 思想政治教育

机构

  • 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 篇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 1 篇 中国税务报社
  • 1 篇 陕西延安大学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琼州大学
  • 1 篇 陕西师大经贸系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甘肃省农业厅人事...
  • 1 篇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
  • 1 篇 福建福州市第八中...
  • 1 篇 中共鸡西市委党校
  • 1 篇 信阳师院院长办公...
  • 1 篇 上海市复兴中学
  • 1 篇 山东莱钢集团电大
  • 1 篇 黔南民族医专语数...
  • 1 篇 四川省达县师专中...
  • 1 篇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乔中国
  • 2 篇 王双桥
  • 2 篇 牛乃喜
  • 1 篇 袁兵喜
  • 1 篇 杜应国
  • 1 篇 赵纯海
  • 1 篇 立刚
  • 1 篇 彭加瑾
  • 1 篇 李校利
  • 1 篇 赵宇峰
  • 1 篇 wang jing
  • 1 篇 刘树堂
  • 1 篇 矫宏武
  • 1 篇 刘春梅
  • 1 篇 王啸文
  • 1 篇 赵守运
  • 1 篇 王巧玲
  • 1 篇 牧迢
  • 1 篇 吴晓云
  • 1 篇 刘保顺

语言

  • 1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人的本质研究要点概述
收藏 引用
广西社会科学 1994年 第3期 83-87页
作者: 李校利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
近年来,与主体性研究热相致,各报刊杂志相继发表了不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文章,对人的本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摘其要者作概述。 、如何理解经典作家的论断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有两个重要的论断,是《1844年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本质的思想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6年 第3期 50-53页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本质的思想韩民青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曾围绕人的本质展开过段时间的讨论,后来人们的观点逐渐统到马克思的这句话上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几点议论
收藏 引用
理论导刊 1999年 第9期 36-37,39页
作者: 郭嗣法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社科部
来源: 评论
课堂教学中学生角色心理初探
收藏 引用
宁夏教育 1995年 第9期 25-26页
作者: 许万明
课堂教学中学生角色心理初探江苏许万明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是种群体的活动。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总和的主体”的活动,不能作为所有单个人活动之和来看待。本文试图从学生的角色心理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初步探讨。、对他人的角色行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个性·创造性: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续)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年 第10期 13-18页
作者: 赵亚夫
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般意义上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教育在内容概念与形式概念上,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学的内容与形式概念。本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只能将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历史学习与历史教育混同起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人的般本质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3期17卷 12-18页
作者: 王双桥
来源: 评论
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及特征
收藏 引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3期21卷 12-17页
作者: 国振江 双山 李巍
科学的揭示人的本质,是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生观、价值规的理论基石。人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社会个特殊的历史形态,有着不同以往的、新型的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实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范畴
收藏 引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15卷 34-40页
作者: 牧迢 张远新 信阳师院院长办公室 信阳师院政法系
论实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范畴牧迢,张远新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性,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诸多本质居性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和规定的。因此,实践是人成为人的根本,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思想评述
收藏 引用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2期12卷 25-30页
作者: 余德华
中国古代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始于孔子,论争是在先秦其他诸子。当时争论得比较多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人性的本义;二、人欲问题;三、人性与善恶的关系。这次论争,为中国古代封建地主阶级人性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简要评介先秦诸子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为马克思辩——关于人道主义的考察片断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1983年 第4期 49-55页
作者: 陆梅林
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人自身”实际上是“德国人”。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