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会议
  • 1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0 篇 工学
    • 5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9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8 篇 理学
    • 16 篇 地质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98 篇 三叠系延长组
  • 66 篇 鄂尔多斯盆地
  • 11 篇 烃源岩
  • 9 篇 成岩作用
  • 5 篇 页岩油
  • 5 篇 油气勘探
  • 4 篇 油藏
  • 4 篇 油层组
  • 4 篇 储层特征
  • 4 篇 渗透率
  • 4 篇 沉积相
  • 3 篇 富有机质页岩
  • 3 篇 陕北斜坡
  • 3 篇 储集层
  • 3 篇 志丹地区
  • 3 篇 主控因素
  • 3 篇 陇东地区
  • 3 篇 成藏模式
  • 3 篇 重力流沉积
  • 3 篇 油藏特征

机构

  • 19 篇 西安石油大学
  • 10 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 9 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 7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7 篇 西北大学
  • 6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 5 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 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 篇 长江大学
  • 4 篇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
  • 3 篇 长安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 2 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 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2 篇 甘肃省油气资源勘...
  • 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
  • 2 篇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
  • 2 篇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

作者

  • 8 篇 赵靖舟
  • 6 篇 邓秀芹
  • 4 篇 付金华
  • 4 篇 刘显阳
  • 4 篇 武富礼
  • 3 篇 徐黎明
  • 3 篇 deng xiuqin
  • 3 篇 张忠义
  • 3 篇 冯胜斌
  • 3 篇 李文厚
  • 3 篇 吕奇奇
  • 3 篇 冯明
  • 3 篇 罗顺社
  • 3 篇 蒙晓灵
  • 3 篇 赵文智
  • 3 篇 王宏波
  • 3 篇 李士祥
  • 3 篇 zhang zhongyi
  • 3 篇 姚泾利
  • 2 篇 李树同

语言

  • 9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三叠系延长组"
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陆相页岩油层岩石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 第2期68卷 652-667页
作者: 谭开俊 邓继新 刘忠华 黄军平 夏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兰州73002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系 成都610059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陆相页岩油气储层是中国油气工业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之一,但由于对陆相页岩油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缺乏统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层地质与工程“甜点”地震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陆相页岩油储层为例,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 第4期42卷 444-453页
作者: 刘格云 黄臣军 周新桂 张林炎 潘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为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裂缝发育程度进行统一评价,通过对陕北斜坡马岭、华庆、安边、吴起和沿河湾5个区块延长组砂岩岩心裂缝的观察与统计,统制定了一套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涵盖裂缝类型、裂缝强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浅水角洲砂体特征及厚层砂体成因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年 第1期48卷 106-117页
作者: 刘翰林 邱振 徐黎明 王凤琴 童强 蔺嘉昊 尹帅 王文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西安71002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710065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西安710069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气厂 内蒙古乌审旗017300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102249
基于47口井取心资料及130口井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2亚段浅水角洲主要砂体类型,明确累计厚度大于20 m的厚层砂体分布特征,并划分厚层砂体成因类型。根据研究区厚层砂体的形态和发育位置可将其分为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年 第4期28卷 419-424页
作者: 黄思静 武文慧 刘洁 沈立成 黄成刚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分布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 ,次生孔隙是最主要的石油储集空间 .在大量薄片研究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 ,从岩石物性、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高岭石和长石含量纵向变化等证据出发 ,认为延长组砂岩储层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的白云石胶结物及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 第6期32卷 569-575页
作者: 吴素娟 黄思静 孙治雷 胡作维 裴昌蓉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59
白云石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之一,多数已属于铁白云石的范畴。白云石的分布方式,以及相应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白云石是在较早成岩阶段形成的,印支期不整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泊角洲前缘砂体成因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收藏 引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第6期31卷 636-640页
作者: 田景春 陈高武 窦伟坦 夏青松 倪新锋 张翔 聂永生 杨华 付锁堂 付金华 喻健 宋江海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统讨论了湖泊角洲前缘砂体的成因类型及合形式。从成因类型上看,角洲前缘砂体包括:(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河口坝砂体;(3)远砂坝砂体;(4)席状砂砂体。从合类型上看主要包括:(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石油资源现状与勘探潜力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地质 2010年 第5期24卷 957-964页
作者: 王居峰 赵文智 郭彦如 张延玲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为寻求保持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资源接替勘探领域,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待探明资源量的分布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延长组5大沉积体资源量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指出延长组中、下合是近期油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孢粉相及其沉积古环境恢复
收藏 引用
石油学报 2024年 第7期45卷 1092-1103页
作者: 李剑锋 李相博 马博 黄军平 孔庆芬 张艳 吉利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甘肃兰州730020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2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勘探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优质烃源岩有机质来源,对三叠系延长组的岩心开展了孢粉相分析和沉积古环境恢复。①延长组9段—6段可识别出3种孢粉相:孢粉相Ⅰ以无定形有机质(AOM)为主;孢粉相Ⅱ以AOM和植物碎屑共同发育为特征;孢粉相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地质科技情报 2014年 第6期33卷 128-136页
作者: 兰叶芳 邓秀芹 程党性 黄锦绣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西安710018
次生孔隙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其中长石溶孔为最主要的次生孔隙类型,其次为岩屑溶孔、晶间孔及沸石溶孔。基于铸体薄片研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物性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自生高岭石和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黑炭的发现、地质意义及其对烃源岩评价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4年 第6期51卷 1280-1290页
作者: 崔景伟 朱如凯 李扬 张忠义 刘广林 齐亚林 惠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710018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开展研究,首次在中三叠统长7段泥页岩发现黑炭,提出中三叠世东特提斯地区氧气含量超过15%且植物已经从二纪末大灭绝后复苏的观点。研究表明:①长7段黑炭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盆地东南部泥页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