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1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6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3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4 篇 文学
    • 13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63 篇 哲学
    • 63 篇 哲学
  • 62 篇 教育学
    • 58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43 篇 艺术学
    • 26 篇 美术学
    • 9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6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8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6 篇 法学
    • 11 篇 社会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8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8 篇 历史学
    • 4 篇 考古学
    • 4 篇 中国史
  • 8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农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354 篇 不可言说
  • 12 篇 同龄人
  • 12 篇 生活场景
  • 11 篇 父母
  • 11 篇 维特根斯坦
  • 11 篇 日记
  • 10 篇 童趣
  • 9 篇 诗歌
  • 7 篇 生活
  • 7 篇 故事
  • 7 篇
  • 7 篇 诺贝尔文学奖
  • 6 篇 “道”
  • 6 篇 语言
  • 5 篇 语言哲学
  • 5 篇 男人
  • 5 篇 道家
  • 5 篇 诗人
  • 5 篇 沈从文
  • 5 篇 生命

机构

  • 10 篇 上海市摄协光路社
  • 7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 5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 篇 广州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延安大学
  • 2 篇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 1 篇 中央音乐学院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政治大学

作者

  • 12 篇 潘溯
  • 3 篇 蒋勋
  • 3 篇 周东江
  • 3 篇 程应峰
  • 2 篇 原琳琦
  • 2 篇 薛百成
  • 2 篇 胡建君
  • 2 篇 荆墨
  • 2 篇 周天行
  • 2 篇 彭德
  • 2 篇 刘华
  • 2 篇 格非
  • 2 篇 涂险峰
  • 2 篇 陈溪
  • 2 篇 陈晓萍
  • 1 篇 晨宏
  • 1 篇 袁树青
  • 1 篇 李卉
  • 1 篇 麦豆
  • 1 篇 陈晓龙

语言

  • 3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不可言说"
3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不可言说言说——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语言描述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9年 第2期 69-74页
作者: 刘鸿模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200234
对音乐感性体验的描述是一种不可言说言说。这一命题包含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音乐的感性体验为什么不可言说;其次,音乐的感性体验既然不可言说,为什么还要言说;再次,这种言说究竟言说了什么;第四,这种言说是怎样言说的。
来源: 评论
不可言说言说——《鱼戏》之禅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 2016年 第2期 60-61页
作者: 张华
完美的音乐只需听,完美的舞蹈必得看,完美的艺术无法言说,面对舞蹈《鱼戏》,试图转述与评论,我的语言过于窘迫。《鱼戏》,是张继钢最近给柳州市歌舞团创作的舞蹈诗《侗寨人家》中的一个节目,但这一个节目,足以看到始终"与完美对望"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可言说言说——薄云“无题”系列
收藏 引用
装饰 1998年 第3期 20-21页
作者: 芦影
薄云的作品,也许就是一种不可言说言说。在最传统与最前卫之间,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中国”。 薄云的言说有自语的性质,听不听、懂不懂,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其感染力一方面来自视觉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内心。综合材料表现的物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恒道与卮言:圣十字若望之不可言说言说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 2019年 第1期 159-173页
作者: 范晔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圣十字若望(1542-1591)是西班牙黄金世纪的经典诗人,同时也是世界神秘主义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不可言说性是神秘主义及神秘经验的核心特征,这位加尔默罗会的圣徒诗人也在作品中多次肯定这一点,但他并未保持缄默,不但言说,且言说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可言说的,就是不可教的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2年 第3期 73-74页
作者: 何应吉 甘肃会宁县老君中学
在面对像朱自清的《春》这样的美文时,我们语文教师究竟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着欣逢春天般的收获?
来源: 评论
诗与时间:“不可言说”的诗学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2年 第5期43卷 33-38页
作者: 孙基林 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266237
虽然人们总在感慨时间“如此扑朔迷离”,超越话语所及,用“不可言说”形容最为恰当!但作为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栖居之所在,古往今来,犹如“万有引力”一样,吸引了无数哲人与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无休止地扣问、思考。其实“诗”也一样,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言说不可言说——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话语流变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4年 第1期 228-232页
作者: 陈力君 黄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 2 0世纪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发轫于 1 898年的维新运动 ,此后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 :启蒙精神的激荡与确立———“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精神的重构与缺失———“普罗文学”兴起至“文革”终结 ;启蒙精神的复兴与反思———新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为“不可言说者”的辩护
收藏 引用
读书 1991年 第6期 56-61页
作者: 倪华强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谱写的,——人们必须接受它。”战后面对无数的误解、不宽容,维也纳·海森伯如是说;海森伯于一九七六年逝世后,面对人们的一些难以理解的想法,海森伯夫人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多么含糊不清,多么曲解,甚至是错误和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傩·面》——言说不可言说之美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年 第2期 112-114页
作者: 屈红梅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教育学院 北京100081
2013年北京舞蹈学院冬季演出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面》可谓是夏季“伦敦一舞动无界”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中《Mask》的衍生之作。如果说在国际语境下,《Mask》是郭磊编导试图借助中国古老文化符号“傩”演绎传统与现代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意会:对不可言说言说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1995年 第5期 158-162页
作者: 潘青松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意会,是一个具有东方艺术思维特点的审美范畴.意会的言说是一种超越于语言载体的对艺术世界的把握方式.它强调体验与感悟,重视个性与创造,意会的言说是一种有“滋味”的言说.从艺术表现形态而言,意会的言说提倡“油然心生”,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