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学位论文
  • 7 篇 科技报告
  • 3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9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 篇 法学
    • 58 篇 政治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公安学
  • 21 篇 经济学
    • 10 篇 理论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91 篇 中国—东盟关系
  • 8 篇 东盟
  • 7 篇 东南亚
  • 5 篇 周边外交
  • 5 篇 命运共同体
  • 5 篇 数字经济
  • 5 篇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
  • 4 篇 “一带一路”倡议
  • 4 篇 “一带一路”
  • 4 篇 南海问题
  • 3 篇 战略伙伴关系
  • 3 篇 东盟共同体
  • 3 篇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3 篇 新冠肺炎疫情
  • 3 篇 中日关系
  • 3 篇 经贸合作
  • 3 篇 地区秩序
  • 3 篇 经济合作
  • 2 篇 周边安全
  • 2 篇 一带一路

机构

  • 6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广西大学
  • 6 篇 外交学院
  • 6 篇 云南大学
  • 3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新加坡国立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
  • 1 篇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
  • 1 篇 中国一东盟区域发...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1 篇 泰国法政大学

作者

  • 5 篇 周士新
  • 4 篇 王玉主
  • 3 篇 江瑞平
  • 3 篇 张蕴岭
  • 2 篇 jiang ruiping
  • 2 篇 赵明昊
  • 2 篇 贺圣达
  • 2 篇 zhai kun
  • 2 篇 zhao qi
  • 2 篇 马凯硕
  • 2 篇 翟昆
  • 2 篇 卢光盛
  • 2 篇 常小竹
  • 2 篇 赵祺
  • 2 篇 wang yuzhu
  • 2 篇 潘玥
  • 1 篇 常娜
  • 1 篇 周德铭
  • 1 篇 王传剑
  • 1 篇 杜进森

语言

  • 9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东盟关系"
9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东盟关系的政党路径:基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东南亚交往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64卷 180-191页
作者: 温尧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200433
中国共产党以政党名义与东南亚的政党、政要建立了有别于传统外交联系的交往关系,这一跨国交往的政党路径构成了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部分。2013年至2021年间,中国共产党与东南亚交往对象间至少开展了489次高层次交往活动。东南亚各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启航
收藏 引用
国际问题研究 2016年 第1期 35-48页
作者: 徐步 杨帆 中国驻东盟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近年来,中国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不断深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人文社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持续对话与深入合作,为双方积累了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升级版为双方经贸融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人文交往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冲策略及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意义
收藏 引用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年 第1期 22-50,156-157页
作者: 王玉主 中国社会科学院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 北京100007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借用对冲来描述小国应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行为,并将对冲定义为与制衡、跟随并列的第三种策略选择。绝大多数对冲概念因为脱离其金融学本义而缺少降低或规避不确定性风险的含义。在重新界定对冲概念的基础上,作者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疫情下中国-东盟关系的新进展与未来挑战
收藏 引用
国际问题研究 2021年 第6期 54-69页
作者: 杜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东盟在携手抗击疫情、推动经济复苏、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并历史性地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合作需求的不断上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国家利益及其在中国—东盟关系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收藏 引用
南洋问题研究 2007年 第2期 14-21页
作者: 崔海宁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 北京100037
东南亚地区关乎我国崛起过程中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南海主权、确保良好中美关系以及拓展对外贸易等核心及重要国家利益,是推行睦邻周边外交、构建稳固战略依托的命脉和支点。台湾问题、南中国海问题、能源问题、自贸区建设问题及提高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收藏 引用
和平与发展 2023年 第6期 105-133,158页
作者: 邢瑞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高校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东盟在美国“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重点争取和拉拢的对象之一。东盟国家对“印太经济框架”总体上持积极认知,并采用了“借力”与“平衡”的双重应对策略,东盟与美国在该框架下围绕数字经济、供应链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发展战略与中国-东盟关系再认识
收藏 引用
东南亚研究 2017年 第6期 1-14页
作者: 王玉主 张蕴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过去几年中国东盟国家围绕南海问题产生的争议,在中国东盟方面都引发了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反思,一些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分化东盟的观点。从中国发展战略的内源性出发,本文认为东盟中国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重视东盟在推动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冷战后中国—东盟关系的英国学派分析
收藏 引用
南洋问题研究 2007年 第2期 22-27,89页
作者: 李国选 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本文首先对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关系,并用此分析冷战后的中国—东盟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主要依据有:两者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收藏 引用
作者: 徐善宝 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本文从“共同利益”的视角研究中国—东盟关系,以双方关系的发展历程为基本线索,具体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东盟之间共同利益的建构,基本结论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双方不断建构共同利益的过程。在对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区域组织外交政策的影响 ——以中国-东盟关系为例
中国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区域组织外交政策的影响 ——以中国-东盟关...
收藏 引用
作者: Humprey Arnaldo Russel 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领域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中国崛起这一问题上。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人们对未来三四十年国际关系的未来产生了一些担忧。针对中国崛起这一问题,学者和国际政治分析家之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