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0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6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哲学
    • 86 篇 哲学
  • 29 篇 法学
    • 12 篇 社会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法学
    • 4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 21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9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美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主题

  • 162 篇 中国传统伦理
  • 11 篇 伦理思想
  • 10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8 篇 伦理道德
  • 7 篇 中国伦理
  • 6 篇 社会主义
  • 5 篇 儒家伦理
  • 5 篇 道德理想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伦理文化
  • 5 篇 市场经济
  • 4 篇 伦理精神
  • 4 篇 孟子
  • 4 篇 义利观
  • 4 篇 儒家
  • 4 篇 中国伦理学
  • 3 篇 定价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 篇 论文

机构

  • 7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3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
  • 2 篇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2 篇 中共湘西州委党校...
  • 2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吉首大学
  • 1 篇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
  • 1 篇 贵州师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5 篇 樊浩
  • 4 篇 杜恂诚
  • 3 篇 王浩斌
  • 3 篇 任松峰
  • 3 篇 王飞南
  • 2 篇 zhou lin
  • 2 篇 周琳
  • 2 篇 吴来苏
  • 2 篇 姜生
  • 2 篇 杨国荣
  • 2 篇 陈望衡
  • 2 篇 朱贻庭
  • 1 篇 卞桂兰
  • 1 篇 wang feinan
  • 1 篇 仪学曼
  • 1 篇 潘文岚
  • 1 篇 任剑涛
  • 1 篇 wang zhengping
  • 1 篇 李扬
  • 1 篇 叶晓璐

语言

  • 16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传统伦理"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传统伦理审美谐和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1989年 第5期 175-184页
作者: 陈望衡 浙江大学中文系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伦理学和美学是谐和、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以伦理为核心,伦理学带有美学的色彩,而美学又通向伦理的境界。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伦理学侧重于将"天"义理化,中国美学侧重于将"天"情感化,其内在意蕴相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自然主义特征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2期34卷 103-109页
作者: 向玉乔 周琳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 湖南长沙41008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
自然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性质与自然性质可以直接等同,这在中国伦理学中是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论及价值问题、应然与必然时,总不离德合天地,性体自然,进而复归其根(道),具有浓郁的自然主义特色。本文通过对自然之道与伦理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的“人和”精神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1992年 第4期 25-30页
作者: 朱贻庭 华东师大哲学系
重视统一,强调和谐,视“和”为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一大特色,体现于伦理领域,就是“人和”精神。它贯穿于社会伦理关系的各个领域:家庭和睦,上下和顺,万邦协调;把“人和”看作是家庭、宗族关系以及整个社会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研究的新进展——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0年 第5期 22-25页
作者: 施炎平
正当人们摆脱“文化热”退潮后面临的困惑,力求超越传统主义和反传统主义的两极思维模式,重新以科学态度和理性意识审视传统文化的时候,朱贻庭同志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出版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传统伦理、反思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构架与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建立
收藏 引用
探索 1999年 第4期 40-42页
作者: 陈兴锐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400041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
收藏 引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4期27卷 63-68页
作者: 白智宏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重庆北碚400715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当代视域及其理论探构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10年 第6期 47-51页
作者: 庞俊来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在当代面临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西方意义上的现代性本身受到了道德责难,现代性道德遭遇伦理与实践的二律悖反;二是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使得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面临着"既走进现代、又走出现代"的尴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与师范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 39-44页
作者: 林嘉声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要培养合格的师资,就必须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铸造他们的理想人格。为此必须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的合理部分,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倡导仁爱学说,重义轻利,借鉴其中合理部分教育学生,利于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主义谬误的中国传统伦理审视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 2024年 第1期 160-168,F0003页
作者: 任丑 周碧雯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 广东珠海519087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重庆400715
自然主义谬误与人为主义谬误的对立,是“是”与“应该”相冲突的典型体现。如果说自然主义谬误是把“是”等同于“应该”的整体伦理问题,那么人为主义谬误则是把“是”与“应该”相隔离地分析伦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在于:尊重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代大家: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的美学——李行主要作品述评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90年 第2期 183-197页
作者: 黄仁 施湘飞
李行作为二战后台湾电影发展中承上启下及联结大陆与台湾文化断层的著名电影导演,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地位大体上相当于“大陆电影”的谢晋),故此本刊特发表台湾电影史学家黄仁的专论予以评介。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