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1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6 篇 法学
    • 6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6 篇 政治学
    • 21 篇 社会学
    • 7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1 篇 民族学
  • 68 篇 教育学
    • 65 篇 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61 篇 管理学
    • 34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3 篇 哲学
    • 33 篇 哲学
  • 28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11 篇 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军事学
    • 4 篇 军制学
    • 3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军事训练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主题

  • 289 篇 主体素质
  • 16 篇 主体意识
  • 10 篇 马克思主义
  • 10 篇 主体性
  • 10 篇 解放思想
  • 9 篇 思想政治工作
  • 9 篇 实事求是的
  • 9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8 篇 思想道德素质
  • 8 篇 思维方式
  • 8 篇 领导干部
  • 8 篇 社会环境
  • 8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7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 篇 主体作用
  • 6 篇 精神文明建设
  • 6 篇 现代化
  • 5 篇 人的现代化
  • 5 篇 实践活动
  • 5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机构

  • 4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 篇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省直机关党校
  • 2 篇 西南师范大学
  • 2 篇 湖北教育学院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 篇 区文艺干校
  • 1 篇 江苏南通大学
  • 1 篇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 1 篇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
  • 1 篇 湖北钟祥市畜牧特...
  • 1 篇 浙江省嵊州市教体...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4 篇 齐平
  • 4 篇 车洪波
  • 3 篇 曾成平
  • 3 篇 魏传宪
  • 3 篇 许邦官
  • 2 篇 江涛
  • 2 篇 郑栋
  • 2 篇 张慧英
  • 2 篇 崔自铎
  • 2 篇 霍宏
  • 2 篇 崔永和
  • 2 篇 章岳云
  • 2 篇 郜良
  • 2 篇 贾绍俊
  • 2 篇 张军
  • 2 篇 牟本理
  • 2 篇 周克庸
  • 2 篇 杨川林
  • 2 篇 陈怡
  • 2 篇 步德胜

语言

  • 2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主体素质"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主体素质简论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 1992年 第5期 19-23页
作者: 刘晓红 甘肃省委党校哲学室
主体素质是指人作为主体的各种内在要素或自身条件的总和,是对人的素质从哲学视角的界定。对主体素质问题的研究所以成为必要,一方面是由于当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次又一次地把人的素质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人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社会转型期主体素质的提高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1994年 第12期 23-25页
作者: 冯颖红 广东省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心
论社会转型期主体素质的提高冯颖红在即将迈向21世纪前夕,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的转型强烈地震撼着上层建筑,也震撼着其中每一个人,主体再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析邓小平论实事求是和提高主体素质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4年 第4期 77-80页
作者: 蒋文彬 重庆建筑大学
试析邓小平论实事求是和提高主体素质的关系蒋文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理论和思想路线。他深刻阐明了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制约“实事求是”的主体素质
收藏 引用
求实 1990年 第5期 24-25页
作者: 钱志群 罗妮丽
邓小平说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我们党历来强调实事求是。
来源: 评论
人民内部矛盾与人的主体素质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1990年 第3期 14-17页
作者: 齐平 四川省直机关党校
本文拟从人的主体素质与人民内部矛盾关系的角度,探讨一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提高人的主体素质的问题。一、人的主体素质的差异,是人民内部矛盾发生和激化的主观原因人民内部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是有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主体素质的建构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1998年 第3期 88-92页
作者: 韩成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同时他又强调:“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②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仅强调自由发展的个人,并且重申自由发展的个人是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的主体素质与人的价值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1995年 第11期 48-51,55页
作者: 徐长山 石家庄铁道学院社科部
人的主体素质与人的价值徐长山一人的价值,作为个人与社会(包括他人、群体)的关系范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而后一方面是人的价值的实质和核心,是人的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人的主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96年 第5期17卷 91-94页
作者: 张慧英
论人的主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张慧英1市场经济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市场经济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优势的环境,原因就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主体素质的提高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0年 第4期 27-29页
作者: 章岳云 王悦华 广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一、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是依靠人对物、对自然进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则主要是以人为对象,是引导人对自己主观世界自觉进行改造,并从而提高人改造物、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因此,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参政中研究生的主体素质:评价与提升
收藏 引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 第2期 45-48页
作者: 盛婉玉 李飞虎 庞永真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党委组织部 燕山大学校长办公室
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在网络空间的有序参政,是引领网络空间健康政治风气的有生力量。从网络公民意识和网络理性精神两个层面,对某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当前研究生在网络参政中的主体素质状况,并据此提出建议:高校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