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 篇 历史学
    • 20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8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工学
    • 5 篇 建筑学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43 篇 乾隆南巡
  • 4 篇 扬州
  • 2 篇 绘画
  • 2 篇 戏曲活动
  • 2 篇 仿建
  • 2 篇 江南形象
  • 2 篇 万笏朝天图
  • 2 篇 名胜图
  • 2 篇 园中园
  • 1 篇 烟花三月
  • 1 篇 章纯儒
  • 1 篇 乾嘉时期
  • 1 篇 扬州园林
  • 1 篇 诗赋
  • 1 篇 民俗特色
  • 1 篇 园林设计
  • 1 篇 造园家
  • 1 篇 忉利天
  • 1 篇 数字人文
  • 1 篇 清朝政府

机构

  • 4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天津大学
  • 2 篇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 1 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1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1 篇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
  • 1 篇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大阪大学
  • 1 篇 哈佛大学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汕头市作家协会
  • 1 篇 扬州市人民政府外...
  • 1 篇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济南市广播电视台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

作者

  • 6 篇 刘欢萍
  • 2 篇 翁莹芳
  • 2 篇 王汉民
  • 2 篇 席会东
  • 2 篇 王之
  • 2 篇 郭晓彤
  • 1 篇 邓天白
  • 1 篇 徐国磊
  • 1 篇 谭悦
  • 1 篇 杨飞
  • 1 篇 于嘉
  • 1 篇 郭一墨
  • 1 篇 杨乐
  • 1 篇 王笑石
  • 1 篇 柯平
  • 1 篇 徐昕昕
  • 1 篇 戴扬本
  • 1 篇 徐启宪
  • 1 篇 吴建
  • 1 篇 river2014大河

语言

  • 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乾隆南巡"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乾隆南巡对安澜园的影响研究及其现代价值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 第22期 81-84页
作者: 沈诗颖 浙江农林大学
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对江南园林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宁安澜园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其因乾隆帝南巡而从普通的私家园林一跃成为当时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乾隆帝选择安澜园驻跸的原因主要包括视察海宁海塘工程、园主陈氏家族显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乾隆南巡时期京口三山营造中的“图—景”互动与权力运作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 第6期 78-82页
作者: 朱诗漪 闫爱宾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
京口三山作为重要的风景遗产之一,拥有较为丰富体系的图像与论述。明中晚期在镇江当地士人的自我审视与外来者的他者想象的交融互动中,形塑了京口三山这一地方性风景的多重意义场域。乾隆时期则更注重满清文化身份的建构,对南巡景观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南巡镇江唱和苏轼诗
收藏 引用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 第2期37卷 15-20页
作者: 喻世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江苏镇江212028
乾隆六次南巡都曾在镇江停留,每次都留下与苏轼有关的诗词。从乾隆唱和苏轼润州诗可以看出,乾隆对苏轼以及苏轼诗歌的了解与推崇,就此可一窥苏轼在清代的巨大影响。研究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唱和苏轼诗的相互关系,可进一步拓展苏轼研究,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人文视域下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路径研究——以“乾隆南巡”专题档案为例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 2023年 第1期 100-106页
作者: 加小双 杨谦雅 郝梦瑶 谭悦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引入数字人文技术以探索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新路径。以数字人文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构建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实现路径,即以时间、空间和主题三个叙事维度为基础,运用多样化的数字人文技术对专题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卧游想象到映真印心——乾隆南巡与《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 2022年 第12期194卷 48-50页
作者: 王玉娟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061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作为一幅仿画,被乾隆视为真迹,备受青睐,画面上被题了55处题跋,几近填满画卷所有空白处。乾隆皇帝南巡期间,该画卷如影随形。乾隆身临江南好风光时,展以此卷,即景印证,不仅是印证画卷上美轮美奂的江色山景,还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乾隆《南巡记》碑中的“河工”记忆
收藏 引用
档案与建设 2023年 第12期 98-100页
作者: 邓天白 徐国磊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市档案馆 江苏扬州225009
水运建设是中华文明发展中重要的文化要素与宝贵财富,其文化继承与治理创新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有着重要战略价值。中国自古就有注重治水的传统,文章结合乾隆《南巡记》碑文等相关史料,对乾隆六次南巡期间治理黄河、淮河、大运河、海塘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乾隆南巡影响下的扬州北郊园林集群景观研究
基于乾隆南巡影响下的扬州北郊园林集群景观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伊侬 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扬州作为一座与京杭大运河共同生长的城市,是康乾南巡重要的目的地城市。扬州园林遗产是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画舫录》中刘大观的“三胜论”,体现出扬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清乾隆时期扬州的“园亭之胜”主要表现在蜀岗瘦西湖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奇炫目,精彩纷呈——试析乾隆南巡迎銮戏舞台艺术
收藏 引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 第1期41卷 111-115页
作者: 王之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乾隆南巡,江南迎銮戏演出场面宏大,注重视觉效果。戏台上大量运用机关布景,场景亦真亦幻;演员服饰艳丽华贵,个性特色明显;音乐上各地声腔云集,新声悦耳动听。舞台艺术上声、光与画的结合,对当时文人的戏曲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来源: 评论
乾隆南巡揚州相關名勝圖述要
文津学志
收藏 引用
文津学志 2021年 第3期 147-154页
作者: 翁瑩芳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揚州是一座景致優美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清代康乾時期極度繁榮,是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南巡的必經之地。與乾隆南巡揚州相關的名勝圖數量不少,它們記録了揚州的名山勝水以及園林、行宫、寺廟等建築風貌。這些名勝圖是瞭解揚州古城歷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乾隆南巡与“江浙二老”交游的政治文化意蕴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8年 第5期 111-121页
作者: 刘欢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清高宗乾隆前四次南巡期间,通过赏赐品衔、食俸、匾额与赐诗、俯和等方式对"江浙二老"沈德潜、钱陈群示恩尤隆。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君臣遇合佳话颇具典型意义。一方面,乾隆的示恩出于帝王文治需要的主动选择,建立在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