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9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学位论文
  • 9 篇 科技报告
  • 8 篇 会议
  • 7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727 篇 电子文献
  • 5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5 篇 法学
    • 13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2 篇 社会学
    • 34 篇 政治学
    • 11 篇 法学
    • 9 篇 民族学
  • 185 篇 历史学
    • 132 篇 中国史
    • 131 篇 世界史
    • 3 篇 考古学
  • 72 篇 经济学
    • 63 篇 理论经济学
    • 12 篇 应用经济学
  • 66 篇 教育学
    • 66 篇 教育学
  • 37 篇 哲学
    • 37 篇 哲学
  • 21 篇 文学
    • 1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系统科学
  • 7 篇 工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主题

  • 730 篇 亚细亚生产方式
  • 150 篇 亚洲生产方式
  • 143 篇 马克思
  • 92 篇 农村公社
  • 81 篇 东方社会
  • 68 篇 马克思主义
  • 55 篇 恩格斯
  • 46 篇 马克思恩格斯
  • 45 篇 社会形态
  • 44 篇 社会经济形态
  • 44 篇 公社所有制
  • 40 篇 资本主义
  • 35 篇 思想体系
  • 33 篇 奴隶制
  • 32 篇 原始社会
  • 31 篇 奴隶制度
  • 31 篇 亚细亚社会
  • 31 篇 政治经济学批判
  • 27 篇 奴隶制社会
  • 27 篇 古代东方

机构

  • 1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8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山东大学
  • 14 篇 南开大学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黑龙江大学
  • 11 篇 复旦大学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7 篇 西北大学
  • 7 篇 内蒙古大学
  • 6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6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6 篇 河南大学
  • 5 篇 三明学院
  • 5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云南大学
  • 4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4 篇 兰州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12 篇 涂成林
  • 12 篇 宋敏
  • 10 篇 赵志浩
  • 8 篇 田昌五
  • 7 篇 吴大琨
  • 7 篇 吴泽
  • 7 篇 张奎良
  • 7 篇 王立端
  • 7 篇 zhao zhi-hao
  • 6 篇 郝镇华
  • 6 篇 朱晞
  • 5 篇 王敦书
  • 5 篇 张凌云
  • 5 篇 詹义康
  • 5 篇 李杰
  • 5 篇 王海明
  • 5 篇 陈其人
  • 4 篇 王东
  • 4 篇 杨耕
  • 4 篇 孙承叔

语言

  • 7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亚细亚生产方式"
730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收藏 引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3期1卷 34-36页
作者: 梅春翠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051
为什么东方国家走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必须与西方不同 ,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而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 ,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也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社会理论成为 2 0世纪最尖锐、最持久思想争论焦点的原因。作为东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存在性析论
收藏 引用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 第1期10卷 48-51页
作者: 张庆服 孙胜文 山东烟台 264003 272025 济宁师专社科部 烟台教育学院 山东济宁
亚细亚生产方式逻辑抽象与历史存在既相统一 ,又有区别。其历史存在方式表现为生产方式非独立性存在和与文化精神相融合性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存在性说明东方社会制度的独特性以及东方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于西方社会 ,更不能将东方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李约瑟难题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 2004年 第1期 64-67,146页
作者: 郑晓松 复旦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433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理论思考 ,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基础。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李约瑟难题”式的历史命运。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和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4期 72-74页
作者: 孙承叔
胡曲园教授在《从〈老子〉说到中国古代社会》一文中,向学术界再次提出和论述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这一重要的理论课题,是难能可贵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凝聚着马克思从早年到暮年长期挥索的思想结晶;凝聚着马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道路理论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0年 第9期 10-13页
作者: 王加丰 浙江师范大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与古代东方社会性质有关;东方道路理论问题,即关于东方国家应该或可能通过什么道路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所谓东方国家,这里泛指非西方国家,不仅指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国家。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基石、路障或暗礁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动态 2000年 第8期 31-32页
作者: 何晓明 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 武汉430062
长期以来,史学界但凡讨论社会发展规律、古代东方、古代中国,总会被一个令人头痛的理论问题所困扰,这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本篇短文不准备就“亚细亚生产方式”本身作深入讨论,仅就围绕它的争论引起的思索,谈一点看法。有研究者指出,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古希腊、罗马史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阶段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4期 31-37页
作者: 朱晞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奴隶制度的论述》等几篇拙作已经说明:马克思提出的“古亚细亚生产方式”,不仅存在于亚洲,也存在于欧洲,是原始共产制生产方式解体后古代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产方式,希腊、罗马也不例外;希腊、罗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论述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1X期14卷 18-23页
作者: 王国庆 杜爱英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述他研究工作的结果时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第一次完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遗存——参加八一年四月天津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讨论会后的思考笔记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1981年 第5期 13-18页
作者: 赵俪生
一从上一世纪的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导师马克思在他钻研的主攻对象之外,还有过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副产品。这主攻对象,尽人皆知,那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的剖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这副产品,就是在探索资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三论之一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3期 93-101页
作者: 黄伟城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历史概念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在理论界和历史界有过许多争论,至今仍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看来这个争论还将长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