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文学
    • 4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7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69 篇 产生时代
  • 5 篇 中国
  • 4 篇 《二十四诗品》
  • 4 篇 作者
  • 3 篇 《诗经》
  • 3 篇 作品
  • 3 篇 初唐
  • 3 篇 用韵
  • 2 篇 动量词
  • 2 篇 判断句
  • 2 篇 《宦门子弟错立身》
  • 2 篇 出土文献
  • 2 篇 司空图
  • 2 篇 使成式
  • 2 篇 发展演变
  • 2 篇 木兰诗
  • 2 篇 明人
  • 2 篇 发表
  • 2 篇 古诗
  • 2 篇 南戏

机构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湖北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平顶山教育学院
  • 1 篇 焦作教育学院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滁州中学
  • 1 篇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 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 篇 海南大学
  • 1 篇 湖南城市学院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3 篇 廖奔
  • 2 篇 汪维辉
  • 2 篇 张柏青
  • 1 篇 徐正考
  • 1 篇 张明福
  • 1 篇 宏康
  • 1 篇 陈芳
  • 1 篇 仁钦道尔吉
  • 1 篇 刘宝珍
  • 1 篇 刘成德
  • 1 篇 周硕沂
  • 1 篇 杨剑桥
  • 1 篇 黄海
  • 1 篇 胡卓学
  • 1 篇 李玉平
  • 1 篇 杨宁
  • 1 篇 刘晓明
  • 1 篇 曾晓梅
  • 1 篇 詹步武
  • 1 篇 于建松

语言

  • 6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产生时代"
6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汉语(S)VOVC式重动句的产生时代与历史演变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 2021年 第2期 185-193页
作者: 徐正考 周瑜 吉林大学 长春130012 吉林大学文学院 长春130012
汉语(S)VOVC式重动句较早出现于初唐的韵文中,而散文中的出现时间稍晚一些,即北宋。从唐代一直到现在,其形式由一个临时组合的、松散的结构式逐渐固化或语法化为一个紧凑、独立的结构式。其语法结构由联动结构演变为主谓结构,演变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碛砂藏》随函音义产生时代
收藏 引用
人文论丛 2019年 第1期 56-69页
作者: 李广宽 武汉大学文学院
《碛砂藏》的随函音义继承自北宋时刊于福州的《崇宁藏》,《崇宁藏》的前身是宋初福州地区的古写本大藏经。除了《法苑珠林》《宗镜录》等少数典籍外,全藏绝大部分经卷末尾的随函音义(即'主体部分')都非常一致。文章从四个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谈我国马镫的产生时代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4期47卷 152-156页
作者: 骆晓平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成都610031
本文根据出土文物实况、传世文献用例和历代字书训释等材料,结合冶金业的发展等,认为今天所谓的马镫在我国的产生,不会早于公元3世纪前后的三国时期;同时,不排除在此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存在过用藤草、树皮、布条、革带等软质材料做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古今字”观念的产生时代
收藏 引用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5期17卷 436-442页
作者: 李玉平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387
学界关于"古今字"观念的产生时代问题意见不统一。汉民族在有了"古今"观念且在秦代有了以"字"指代单个文字的概念之后才会产生"古今字"观念。先秦至汉的"古今语"观念,西汉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汉以前究竟有没有系词“是”?
语言与文化论丛
收藏 引用
语言与文化论丛 2023年 第2期 3-15页
作者: 汪维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文学院
汉语系词“是”产生于何时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文章在简要回顾研究史的基础上,对西汉以前的“是”字用例进行了分析:(1)传世文献中的四个例子;(2)出土秦汉简帛文献中的“是=……”句。重点介绍了古文字学界近十几年来对“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州窑元白地黑花长方形瓷枕论考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19年 第5期 104-117页
作者: 廖奔 运城学院
磁州窑元白地黑花长方形瓷枕在中国文化史上分量极重,却长期未得到深入研究,被误判与曲解之处甚多。通过踏勘考察与分析比较,我们可以较为完整地获得了其产生时代、生产场地、文字内容的认知。此型瓷器的制造时代为元代,根据比例关系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代以来“诗言志”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 第1期34卷 11-12,15页
作者: 李均雁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学命题。近代以来的"诗言志"研究主要集中在"志"的内涵、"诗言志"与其它诗学命题关系等方面,另外"诗言志"在海外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现代价值不容忽视。
来源: 评论
海南渔民《更路簿》的时代考证和文化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36卷 54-59页
作者: 夏代云 牟琦 何宇阳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更路簿研究中心 海南海口570228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集体创作的南海航海指南,内容通常包含"流水"与"更路"。在成熟形态的成文《更路簿》之前可能有一个"口传更路簿"时代。现存各版本的《更路簿》基本上是渔民相互传抄的,渔民在抄写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耶耶骨棺盖墨书墓记》新考
收藏 引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 第4期29卷 36-39,174页
作者: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重庆400715
《四耶耶骨棺盖墨书墓记》发现并公布后,学界对其文字释读有缺误,字词理解现差异,文意疏通存分歧,结果导致石刻断代、人物关系判定以及对古代立碑习俗等的分析出现偏误。本文研究认为,棺盖所记年号非北魏"永安",而应是金代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歌歌词的改编与创作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 2017年 第6期 106-106页
作者: 江建军 不详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更多的音乐人和词作家热衷于民歌的采风、整理、深度加工。从早些年的《打豆号子》《荡湖船》,到近几年的《江边渔歌》等,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多有不错的表现。这些作品保持了原生态的艺术特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