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7 篇 介动用法
  • 3 篇 古汉语
  • 3 篇 意动用法
  • 2 篇 动宾关系
  • 2 篇 形容词
  • 1 篇 数词
  • 1 篇 宾语前置
  • 1 篇 古汉语语法
  • 1 篇 词类活用
  • 1 篇 两多说
  • 1 篇 动化意义
  • 1 篇 隐性语法关系
  • 1 篇 吕氏春秋
  • 1 篇 为动用法
  • 1 篇 语意介词
  • 1 篇 意动
  • 1 篇 特殊
  • 1 篇 古代汉语
  • 1 篇 语意关系
  • 1 篇 “以……为……”式

机构

  • 2 篇 内蒙古大学
  • 1 篇 内蒙古财税职业学...
  • 1 篇 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 篇 史震己
  • 1 篇 孙良明
  • 1 篇 尹日高
  • 1 篇 周智东
  • 1 篇 贾齐华
  • 1 篇 丁晓光
  • 1 篇 贾延柱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介动用法"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古汉语“介动用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4期23卷 70-75页
作者: 史震己 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本文探讨了目前语言学界关于古汉语特殊动宾关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古汉语实际出发,对各家说法进行分析比较,同意建立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平行的“介动用法”,尤其强调介动用法中的语意词必须是古汉语所特有的词,以克服介动用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析古汉语介动用法和与之相应的词结构
收藏 引用
语文学刊(教育版) 2005年 第18期 14-15页
作者: 周智东 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介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特殊的动宾关系。因为古汉语中的名词既具有名词的属性,又具有现代汉语中词结构的语法功能。这就使其与相应的词结构有了密切关系,本文就此做一简单分析。
来源: 评论
“名词意动用法”之再探讨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3期26卷 111-115页
作者: 史震己 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本文对古汉语语法学界主张名词具有意动用法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际上名词并不存在这种用法。理由有二:其一是主张名词具有意动用法的人忽略了名词用作动词后在词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其二是主张名词具有意动用法的人忽略了古汉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古汉语V—N语义关系问题——兼谈近年来的“特殊动宾意义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语文研究 1993年 第4期 8-15页
作者: 孙良明
《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1期王克仲《近年来的古汉语语法研究》报导了近年来“特殊动宾意义关系”研究情况,说“大体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完全按照陈承泽的路子走下去”,除“致动”“意动”外,又归纳出“把动”“为动”“供动”“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古汉语“为动用法”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6期23卷 75-78页
作者: 贾齐华 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南信阳464000
与"为动用法"相关的名目有"两多说"(多动、多宾)、"介动用法"说和取消说。"两多说"的致命弱点在于只满足于归纳繁多的名目,违背了语法学的概括性原则,受到"介动用法"说和取消说的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特殊动宾短语的宾语前置现象
收藏 引用
丹东师专学报 1995年 第2期17卷 60-62页
作者: 贾延柱 尹日高
特殊动宾短语的宾语前置现象贾延柱,尹日高古汉语中动宾短语宾语前置现象已为人所熟知,然而,讫令为止,我们所见到的宾语前置现象的阐述,大都局限于一般动宾范畴之内,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宾语前置只属于一般动宾的语法现象,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谈古汉语词类活用问题
收藏 引用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 第1期17卷 47-49页
作者: 丁晓光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按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这就叫文言词的活用.简言之,活用就是一个词临时充当了另外一个词.文言词的活用可包括:名词当动词用,形容词当动词用,数词当动词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介动用法,被动用法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