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5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 篇 文学
    • 6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53 篇 教育学
    • 53 篇 教育学
  • 12 篇 法学
    • 9 篇 社会学
    • 3 篇 民族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172 篇 介宾结构
  • 23 篇 介词
  • 23 篇 宾语
  • 22 篇 现代汉语
  • 15 篇 副动词
  • 13 篇 古汉语
  • 13 篇 补语
  • 13 篇 古代汉语
  • 12 篇 宾语前置
  • 9 篇 结构助词
  • 8 篇 句子
  • 8 篇 疑问代词
  • 8 篇 主谓结构
  • 8 篇 指示代词
  • 8 篇 使动用法
  • 7 篇 名词性词
  • 7 篇 意动用法
  • 6 篇 《古代汉语》
  • 6 篇 动词谓语
  • 6 篇 主语

机构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湖北长江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 篇 沈阳大学
  • 2 篇 《现代汉语虚词释例...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齐齐哈尔大学
  • 1 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1 篇 河南省云阳中医药...
  • 1 篇 浙江省鄞州高级中...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临沂二中
  • 1 篇 湖北省襄樊市四中
  • 1 篇 牡丹江医学院
  • 1 篇 日本留学生
  • 1 篇 安徽蚌埠二中

作者

  • 3 篇 潘玉坤
  • 3 篇 吉仕梅
  • 2 篇 张远
  • 2 篇 高纪武
  • 2 篇 马梅玉
  • 2 篇 屠鸿生
  • 2 篇 马忠建
  • 2 篇 陈宝勤
  • 2 篇 ma mei-yu
  • 2 篇 戴云云
  • 2 篇 邢纪成
  • 2 篇 李书田
  • 2 篇 陈梦韶
  • 2 篇 张克哲
  • 2 篇 刘剑仪
  • 1 篇 朱鸿儒
  • 1 篇 陈昌来
  • 1 篇 王廉官
  • 1 篇 袁亚波
  • 1 篇 公林

语言

  • 1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介宾结构"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西夏语的词与介宾结构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1992年 第5期 61-67页
作者: 马忠建
西夏语是藏缅语族中的一种语言。在描写和研究该语族语言时,“词”一语使用得较少,经常运用的有关概念为“助词”、“格助词”、“结构助词”、“后置词”等等。本文根据西夏语的特点,把通常被称为“助词”、“格助词”、“结构助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介宾结构自动识别
收藏 引用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年 第7期 79-83页
作者: 朱丹浩 王东波 谢靖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南京210093
基于条件随机场对介宾结构进行自动识别的研究。为有效地识别介宾结构,基于清华树库统计介宾结构的外部和内部语言学特征。基于条件随机场,结合介宾结构的语言学特征,使用复杂特征模板对无嵌套介宾结构和有嵌套介宾结构进行自动识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经》介宾结构位置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3期28卷 20-25页
作者: 史舒薇
介宾结构的位置几乎在任何一本古汉语语法书中都要提及。通常是说:古汉语介宾结构,既可放在谓语的前面作状语,也可以放在谓语的后面作补语。这些话原则上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某个时期,某部著作、特别是某一具体的词来说,未免过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宾结构前后名词动化探析
收藏 引用
长春大学学报 2004年 第1期14卷 48-51页
作者: 林海燕 长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吉林长春130022
名词动化是古代汉语常见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在探索名词动化规律时,许多专著和教材都提出了一系列规律、原则、识别方法,甚至概括为几个简单的公式。但几乎无一例外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本文仅就古汉语中介宾结构前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双音“+时”介宾结构副词化
北斗语言学刊
收藏 引用
北斗语言学刊 2020年 第2期 200-235页
作者: 陈宝勤 沈阳大学国际语言文化研究所
上古开始,由单音词与单音时词名词构成一些双音“+时”介宾结构,在语位、语音、语法、语义、语用五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双音“+时”介宾结构于句子状语位置上逐渐词汇化与语法化,其中词逐渐虚无化,时间名词逐渐时间副词化,导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周铭文介宾结构补语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 第2期 243-250页
作者: 潘玉坤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西周铭文用作补语的介宾结构,词有"于、用、以、自、在、越、安、至于"8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是"于",其他词的适用范围均较窄。补语可以表示处所、凭借、对象、主动者等意义。介宾结构表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传》与《史记·晋世家》同义介宾结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0年 第1期14卷 62-64页
作者: 赵惠君 湖南师大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通过对《左传》和《史记·晋世家》同义语料中的介宾结构进行的共时描写、历时比较等考察,揭示词“於”、“于”在汉代已合流,且以用“於”为常;词更丰富,由多功能向单一功能转化,使表意更准确具体;表时间、处所的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梦寐以求”和“夜以继日”中的“以”字谈文言文里的介宾结构倒置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 1984年 54-56页
作者: 路志伟
有同志问“梦寐以求”和“夜以继日”中的“以”字是不是连词“而”字之意?如若不是,又该作何解释?还有的同志问可不可把这两个“以”字视作衍文(多余的字)?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以”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用法,但多数是用作词(prep-os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双音“+代”介宾结构词汇化与语法化
北斗语言学刊
收藏 引用
北斗语言学刊 2019年 第2期 67-87页
作者: 陈宝勤 沈阳大学国际语言文化研究所
上古中期始,由单音词与单音代词构成一些双音“+代”介宾结构,在语位、语音、语法、语义、语用五个平面的相互作用下,双音“+代”介宾结构逐渐发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其中词与代词逐渐失去各自独立性虚化为两个语素而固化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将汉语”并非兼语结构,而是介宾结构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 2024年 第9期 26-26页
作者: 陈煜湲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文月刊》2024年第4期第64页郭新国老师的《“白族通晓汉语”系主搭配不当》一文中谈到,某白族饭店里的牌匾在绍白族时,存在这样一处错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作者认为,前半句属于主搭配不当。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