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指数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指数之间必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内在因果关系。价格指数的变动正是通过这种内在的传导机制而引导其他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而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厘清价格指数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调控、通胀风险控制以及维持物价的稳定等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的重要性激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因此取得了许多具有实践性意义的研究成果。然而,研究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关于价格传导方向和传导机制的争论,至今争论观点尚未统一。 综观现有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均是以PPI和CPI两个变量为研究对象对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然而,作为价格链条上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urchasing Price Index of Raw Material,Fuel and Power,简称RMPI①)和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Corporate Goods Price Index,简称CGPI)两个变量在价格传导方向和机制中的作用鲜有学者研究,重要变量的遗漏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使得研究所得结论有待商榷。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上下游商品价格的变动能够及时沿着价格链条进行传递,显著缩短了价格信息的传导时间,因此,价格链条上各价格指数之间的即时传导及其传导方向也有待研究。此外,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价格指数之间的直接传导效应,鲜有学者关注价格指数在传导过程中是否有其他中介变量的存在,因此,关于中介效应的研究亟待深入。 针对以往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价格指数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和中介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首先,本文对价格链条上的各个主要价格指数的涵义进行了介绍,对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分析,对样本区间内各价格指数的走势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构建了基于传统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克服了已有研究在数据处理和检验方法选择上的弊端,对RMPI、PPI、CGPI和CPI四个变量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检验方法主要有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而模型主要有VAR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等。最后,本文借助基于DAG技术的变量之间同期因果关系检验和中介变量检验方法对四个变量之间的传导关系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以验证价格指数之间的同期传导关系和传导过程中是否有中介效应的存在。 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内,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说明即使在短期内价格指数的走势暂时偏离了均衡状态,但是最终其必将回到长期均衡状态。在滞后期内,上游初级产品价格变动向中下游价格正向传导方向上,存在着RMPI到PPI、PPI和CGPI到CPI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下游消费品价格变动对中上游价格反向倒逼方向上,存在着CGPI到PPI和RMPI,PPI到RMPI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同期内,存在着RMPI、PPI和CPI到CGPI单方向的因果关系。中介变量检验结果显示,变量PPI在RMPI和CGPI之间的双向传导过程中承担着部分中介变量的作用;变量CGPI在PPI向CPI传导过程中充当着部分中介变量的作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其也在CPI向PPI传导过程中充当着完全中介变量的作用。 由此可见,总体上存在着上游价格指数和中下游价格指数之间的双向传导机制,并且PPI和CGPI在价格传导过程中充当了一定的中介变量的作用。我国政府在重点监测PPI和CPI以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应该重视RMPI和CGPI对PPI和CPI的影响,从而根据价格指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实现物价的稳定。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对象上。将价格链条上四个重要的价格指数RMPI、PPI、CGPI和CPI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以期能够避免遗漏重要变量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首次将基于DAG技术的变量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检验用于价格指数变量之间的传导方向研究;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侧重分析了以往研究鲜有关注的价格指数变量之间的间接传导关系,对价格传导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做了重点分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