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9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哲学
    • 42 篇 哲学
  • 24 篇 法学
    • 14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8 篇 文学
    • 1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艺术学
    • 7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7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主题

  • 120 篇 传统信仰
  • 5 篇 民间信仰
  • 4 篇 基督教
  • 4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4 篇 民俗文化
  • 3 篇 现代性
  • 3 篇 中国人
  • 3 篇 佛教信仰
  • 3 篇 佛教
  • 3 篇 信仰危机
  • 3 篇 传统文化
  • 2 篇 信仰重构
  • 2 篇 妙心寺
  • 2 篇 藏族
  • 2 篇 信仰佛教
  • 2 篇 福寺
  • 2 篇 道教文化
  • 2 篇 民族凝聚力
  • 2 篇 《古兰经》
  • 2 篇 和谐社会

机构

  • 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联合大学
  • 2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科技学院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 篇 中国佛教协会
  • 1 篇 国家宗教事务局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西宁广播电视台新...
  • 1 篇 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3 篇 李向平
  • 2 篇 徐新意
  • 2 篇 房若愚
  • 2 篇 马晓荣
  • 2 篇 童家洲
  • 2 篇 吴乔
  • 2 篇 黄春和
  • 1 篇 吴巍巍
  • 1 篇 葛宇宁
  • 1 篇 桂涛
  • 1 篇 陈职棋
  • 1 篇 peter prokosch
  • 1 篇 喇明英
  • 1 篇 宋晔
  • 1 篇 王钦法
  • 1 篇 刘志军
  • 1 篇 chun-hsu pan
  • 1 篇 伊斯哈格·马彦虎
  • 1 篇 李炜玮
  • 1 篇 体恒

语言

  • 1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信仰"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历时过程
收藏 引用
求知 2011年 第1期 44-44页
施惠玲、荆学民在2010年第3期《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撰文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形成有一个历时过程,这一历时过程包括:(1)“五四”运动以降传统信仰危机。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错位、颠倒、紊乱,使中国人的传统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危机
收藏 引用
天津支部生活 2011年 第1期 53-53页
施惠玲、荆学民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上撰文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包括:(1)五四运动引发的传统信仰危机。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错位、颠倒、紊乱,使中国人的传统信仰陷入危机。(2)“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英国早期的民俗学研究
收藏 引用
西藏人文地理 1995年 第1期 40-40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而科学地研究民俗学的国家之一。folklore(民俗学)一词就起源于英语。民俗学的内容来自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的信仰和对大自然的依赖,也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他们对善恶美丑的爱憎态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关公文化的现代意义
收藏 引用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2年 第5期 164-164页
作者: 张斌 临沂大学法学院 山东临沂276005
关公文化,指围绕着关公信仰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及相关物质载体和社会影响的总和。关公信仰,指对被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关王、关帝、武圣等的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的崇奉与膜拜。学术界对关公文化的研究,从历史和社会文化分析的角度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收藏 引用
缤纷 2015年 第3期 207-207页
作者: 张晓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人传统信仰和意识形态的书。如今似乎"传统"已经成为设计领域出镜率极高的词汇。然而在当下如此纷繁迷乱的不同语境之中,"传统"却似乎越发变成了一种看得见却摸不着,谁都可以说两句,却几乎全部沦为隔靴搔痒的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台湾的七个随身物
收藏 引用
消费 2012年 第28期 I0013-I0013页
平安符大部分的台湾人出国的时候都会去庙里求个平安符。台湾人很在意传统信仰。亲朋好友们会求各式各样的平安符给在外的游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带你去庙里跟神明报告一下,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家里的地址和你的名字,跟神明说你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问“顶”京华
收藏 引用
海内与海外 2016年 第5期 63-63页
作者: 伏娜娜
今天说起位于海淀蓝靛厂的西顶,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时光倒退一两百年或更早,京城无人不晓包括西顶在内的“五顶”,《泰山西顶进香三年圆满碑》《西顶施茶碑记》就见证了那段光辉岁月。何为“顶”?这先得从里面供奉的碧霞元君说起。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极拳的创始人到底是谁?
收藏 引用
健身科学 2007年 第11期 32-32页
作者: 刘德增
太极拳是依据道家哲学和易理建立起来的拳种。将道家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合于拳技之中,是既满足武技,又兼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的道家文化流派。
来源: 评论
圣亚大纳削
收藏 引用
中国天主教 1996年 第3期 16-16页
作者: 春雨
每年五月二日是圣亚大纳削(St. Athanasius)主教圣师的纪念日。圣人于公元295年诞生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其父母都是虔诚的教友,他学识渊博,对圣经、希腊哲学、修辞、文学、法学等均有精深的研究。他的神学老师是一位坚强的基督徒,在马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刻的绝望 严峻的警示——与王君老师商榷对《喂——出来》的解读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5年 第3期 66-66页
作者: 姚瑶 淮南市实验中学
王君老师在《科幻乎?寓言乎?预言乎?》中,对星新一的经典之作《喂——出来》有这样的解读:"庙,是保存良知道义与传统信仰的地方。洞的出现乃是因为传统信仰的丢失。""人心的漏洞、社会的漏洞又有谁能填得上呢?""台风是悲剧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