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9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哲学
    • 42 篇 哲学
  • 24 篇 法学
    • 14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8 篇 文学
    • 1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艺术学
    • 7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7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主题

  • 120 篇 传统信仰
  • 5 篇 民间信仰
  • 4 篇 基督教
  • 4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4 篇 民俗文化
  • 3 篇 现代性
  • 3 篇 中国人
  • 3 篇 佛教信仰
  • 3 篇 佛教
  • 3 篇 信仰危机
  • 3 篇 传统文化
  • 2 篇 信仰重构
  • 2 篇 妙心寺
  • 2 篇 藏族
  • 2 篇 信仰佛教
  • 2 篇 福寺
  • 2 篇 道教文化
  • 2 篇 民族凝聚力
  • 2 篇 《古兰经》
  • 2 篇 和谐社会

机构

  • 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联合大学
  • 2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科技学院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 篇 中国佛教协会
  • 1 篇 国家宗教事务局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西宁广播电视台新...
  • 1 篇 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3 篇 李向平
  • 2 篇 徐新意
  • 2 篇 房若愚
  • 2 篇 马晓荣
  • 2 篇 童家洲
  • 2 篇 吴乔
  • 2 篇 黄春和
  • 1 篇 吴巍巍
  • 1 篇 葛宇宁
  • 1 篇 桂涛
  • 1 篇 陈职棋
  • 1 篇 peter prokosch
  • 1 篇 喇明英
  • 1 篇 宋晔
  • 1 篇 王钦法
  • 1 篇 刘志军
  • 1 篇 chun-hsu pan
  • 1 篇 伊斯哈格·马彦虎
  • 1 篇 李炜玮
  • 1 篇 体恒

语言

  • 1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信仰"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浅析中国传统信仰之特点
收藏 引用
东吴学术 2011年 第1期 28-34页
作者: 孙美堂 中国政法大学
信仰是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是信念的最高形态。它是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意义、价值在总体和根本性把握的基础上,以超越的方式建构的
来源: 评论
宗教为法律提供了什么——从《摩奴法典》到中国传统信仰资源
收藏 引用
法制博览 2019年 第12期 1-3+7页
作者: 李爱平 国家能源集团法律事务部
《摩奴法典》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它的内容和影响上,可以看到宗教对法律的积极作用,其价值主要在于提供最为基本的行为规则和法律信仰,通过控制立法权和制约王权,形成权力分离和权力制约的法律传统。反观中国的传统宗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传统信仰的时代功能与重构策略问题——从后现代科技文明角度看
收藏 引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2期28卷 48-50,79页
作者: 刘魁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中国的传统信仰在当代高科技文明中具有怎样的时代功能,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后现代科技文明角度认真探讨中国传统信仰的时代功能及其所面临的冲击,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学信仰传统信仰碰撞交融的泰山空间——以泰山空间的庙产兴学为例
收藏 引用
西部学刊 2019年 第13期 105-107页
作者: 葛莉 泰安市岱岳区职业教育中心
分析了清末庙产兴学的有关史实,特别是泰山的庙产兴学有关情况,认为通过中外学者对泰山进行气象、地质研究,博物馆在泰山创建,借助泰山神庙办学,现代科技文化融入泰山,促使科学信仰传统信仰在泰山碰撞交融。这一现象反映了古老民族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传统信仰的重建问题——从哲学的视角来思考
收藏 引用
天中学刊 2013年 第2期28卷 10-13页
作者: 葛宇宁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目前,能否重建以及如何重建中国的传统信仰,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其实,中国传统信仰的重建问题从本质来看是一个"伪问题",我们不能恢复或重建我们的传统信仰,因为那种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信仰形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为了生存 谋求生存——仙游、惠北、台湾的传统信仰
为了生存 谋求生存——仙游、惠北、台湾的传统信仰
收藏 引用
惠安民俗研讨会
作者: 陈职棋
自古以来,人类因自然灾害以及处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生存与生活,时时受到威胁,为了生存,谋得生存,不得不把生息奋斗的精神寄托于诸多神祗,这乃是人类信仰的渊源。长期以来惠北、仙游和台湾自然形成一种传统信仰。因海峡两岸
来源: 评论
景颇族传统信仰没落现象的人类学分析——以德宏等嘎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 第1期29卷 47-51页
作者: 刘昕 尹建东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在不可知的自然现象的影响下,景颇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万物有灵的传统信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董萨这一特殊群体。董萨是人和鬼神之间的媒介,是景颇族传统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阶层。作为人和鬼神“对话”的代表,在祭祀、婚姻、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民族传统信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收藏 引用
中国西藏 2005年 第2期 44-47页
作者: 得荣.泽仁邓珠
藏民族在距今数万年前的原始氏族时代,他们对大自然所知甚少,对自然现象了解不深或一无所知。例如雷击闪电、山洪暴发、野火烧山、四季更替、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等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尤其自然灾害和各种毒蛇猛兽侵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代西方人眼中的台湾原住民传统信仰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 第4期29卷 54-57页
作者: 杜慧英 吴巍巍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7
19世纪中叶,随着台湾作为通商口岸开放,大量西方人入台,包括传教士、外交官、科学家、旅行者、商人等,他们在台湾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当时入台的西方人更感兴趣的莫过于台湾的原住民,因此保留了不少关于原住民及其生活区域描写的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人传统的孝信仰及其重构
收藏 引用
法律与伦理 2017年 第1期 98-109页
作者: 徐新意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中国人一直有自己的传统信仰,即孝。孝信仰给予中国人安全感、稳定了中国人的家庭,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建立。但是,鸦片战争后,传统信仰被逐渐淡化,已经到了历史的底线。为此,我们应当强化中国人对孝信仰的认知,通过法律手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