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9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哲学
    • 42 篇 哲学
  • 24 篇 法学
    • 14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8 篇 文学
    • 1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艺术学
    • 7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7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主题

  • 120 篇 传统信仰
  • 5 篇 民间信仰
  • 4 篇 基督教
  • 4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4 篇 民俗文化
  • 3 篇 现代性
  • 3 篇 中国人
  • 3 篇 佛教信仰
  • 3 篇 佛教
  • 3 篇 信仰危机
  • 3 篇 传统文化
  • 2 篇 信仰重构
  • 2 篇 妙心寺
  • 2 篇 藏族
  • 2 篇 信仰佛教
  • 2 篇 福寺
  • 2 篇 道教文化
  • 2 篇 民族凝聚力
  • 2 篇 《古兰经》
  • 2 篇 和谐社会

机构

  • 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联合大学
  • 2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科技学院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 篇 中国佛教协会
  • 1 篇 国家宗教事务局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西宁广播电视台新...
  • 1 篇 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3 篇 李向平
  • 2 篇 徐新意
  • 2 篇 房若愚
  • 2 篇 马晓荣
  • 2 篇 童家洲
  • 2 篇 吴乔
  • 2 篇 黄春和
  • 1 篇 吴巍巍
  • 1 篇 葛宇宁
  • 1 篇 桂涛
  • 1 篇 陈职棋
  • 1 篇 peter prokosch
  • 1 篇 喇明英
  • 1 篇 宋晔
  • 1 篇 王钦法
  • 1 篇 刘志军
  • 1 篇 chun-hsu pan
  • 1 篇 伊斯哈格·马彦虎
  • 1 篇 李炜玮
  • 1 篇 体恒

语言

  • 1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信仰"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炎帝信仰的三种模式——兼论当代中国信仰的认同问题
收藏 引用
文化纵横 2013年 第6期 102-108页
作者: 李向平 赵翠翠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在中国人的信仰结构中占据着独特的历史地位。炎黄二帝同为华夏始祖,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形成了“重黄轻炎”的社会现象。然而,伴随着传统信仰的逐步复兴,中国各地却一度掀起了对于“炎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略论日本华侨华人的佛教信仰及其特点
收藏 引用
八桂侨史 1992年 第1期 54-59页
作者: 童家洲
佛教不但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且随着历史上我国僧人的出国弘法巡礼,以及后来华侨的赴海外谋生,又把我国的佛教信仰,传到日本及南洋一些国家。于是佛教便作为日本和南洋一些国家华侨、华人的传统信仰,成为早期华侨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敦煌文书《儿郎伟》与祆教关系辨析
收藏 引用
西域研究 2014年 第3期 86-94,144页
作者: 张小贵 暨南大学历史系
敦煌文书所见的三种儿郎伟作品主要是祝愿文,其中"儿郎伟"字面意思为"儿郎气勇",乃一种曲牌名。无论从具体含义,还是书写格式或使用语境看,儿郎伟与中古波斯语nīrang均未见有实质性的联系。其中驱傩《儿郎伟》所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藏族信仰民俗文化中的环保观
收藏 引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 第2期27卷 45-49页
作者: 项庆扎西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100081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无穷的欲望,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星球正遭受着空前的破坏,于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保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关的法律等各种措施,试图减少或阻止人们破坏环境的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仰危机到马克思主义——生成论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藏 引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8卷 40-44页
作者: 李颖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当今时代,信仰危机逐步凸显。中国人信仰体系的构建到底该何去何从?究竟应该继续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还是该寄望于传统信仰体系,成为当下国民最为直接的两种选择。在地域性视角和时代性视角的比照中,现代信仰危机产生的深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龙王信仰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收藏 引用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1期30卷 48-51页
作者: 苑利 顾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100732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100032
在民俗研究中 ,对“迷信”现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民间信仰是虚幻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 ,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对于类似龙王信仰一类的民俗事项的研究 ,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 ,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法治社会的价值基础——关于“法律信仰”一词的修正
法商论丛
收藏 引用
法商论丛 2007年 第1期 103-104页
作者: 庞伦 许昌学院文旅学院
在我国,由于既没有西方那样浓重的宗教信仰土壤,也没有发展成熟的自然法理论,要求人们树立起对实在法的信仰是不现实的。但据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传统和现实,将法治社会的价值基础建于传统信仰和法律信任之上较为实际。
来源: 评论
日本人的早期信仰
收藏 引用
科技视界 2014年 第32期 181-181,353页
作者: 李帅 周悦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沈阳110819
这里探讨的日本人的早期信仰是指佛教刚传入日本及之前的日本人信仰状态。在日本传统信仰与外来佛教发生碰撞之时,统治者的大力倡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佛教一方面满足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日本传统信仰的发展,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的妈祖信仰--其分布及现状--
日本的妈祖信仰--其分布及现状--
收藏 引用
2006中华妈祖文化学术论坛
作者: 樱井龙彦 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部
为追溯妈祖信仰在日本的传播,将介绍妈祖庙和妈祖像在日本的分布状况及其现状,试探在拥有典型的中华街的长崎和横滨,如今怎样被活用在“城市建设”中,即妈祖祭祀和地区开发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去年(2005年)在横滨的中华街复活的妈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哈尼族龙山林和集体林植物多样性及管理利用——以西双版纳大卡老寨为例
收藏 引用
云南植物研究 2001年 第S1期23卷 93-100页
作者: 付永能 陈爱国 崔景云 郭辉军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勐腊666303
本文以西双版纳大卡老寨哈尼族龙山为例 ,对集体林和龙山林促进农业系统中的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报道。湄公栲、黄牛木和红花木犀兰为集体林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 ,其重要值共占该样方所有树种重要值的 33 8%。盘叶白腊参、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