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6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24 篇 伦理信仰
  • 2 篇 伦理价值
  • 2 篇 伦理秩序
  • 2 篇 伦理精神
  • 2 篇 学衡派
  • 2 篇 佛教
  • 2 篇 德福一致
  • 2 篇 伦理认同
  • 2 篇 伦理实体
  • 1 篇 纪实与虚构
  • 1 篇 社会
  • 1 篇 哲学
  • 1 篇 视觉隐喻
  • 1 篇 伦理关系
  • 1 篇 当代
  • 1 篇 道德自觉
  • 1 篇 日本
  • 1 篇 伦理坐标
  • 1 篇 历史主义
  • 1 篇 李安宅

机构

  • 5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 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 篇 上海天业投资咨询...
  • 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 篇 银川能源学院
  • 1 篇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方旭红
  • 2 篇 赵浩
  • 1 篇 刘琪
  • 1 篇 陈鹏
  • 1 篇 xu huaifu
  • 1 篇 张亚楠
  • 1 篇 常建
  • 1 篇 徐怀伏
  • 1 篇 hou jundan
  • 1 篇 张文剑
  • 1 篇 李双
  • 1 篇 xie jun
  • 1 篇 li yousui li shu...
  • 1 篇 于丹
  • 1 篇 屈红林
  • 1 篇 尤西林
  • 1 篇 张军府
  • 1 篇 侯俊丹
  • 1 篇 zhao hao
  • 1 篇 谢俊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伦理信仰"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当代民众信仰状况与社会安定意识相关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4年 第1期27卷 31-33页
作者: 李幼穗 李双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天津300074
信仰是个人深层的、稳定的行为导向体系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本研究根据信仰的内容 ,将信仰划分为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神灵信仰。从天津市选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被试 745名 ,对他们的信仰状况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伦理认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伦理论争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8期 85-91页
作者: 方旭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1189
一个完备的、被社会认同的伦理体系必须是伦理精神、伦理实体和伦理信仰三方面的合理性及其良性互动的结果。伦理精神建构的意义世界是伦理认同的基础,伦理实体使得伦理精神具有现实性,而伦理信仰则是伦理认同的信仰支持。"五四&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宪法上的“宗教”概念——从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法的发展切入
收藏 引用
环球法律评论 2012年 第1期34卷 126-135页
作者: 陈鹏 清华大学法学院
"宗教"一词的法律意涵与社会学意涵并不重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中"宗教"概念的认知之扩展契合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的进程,但同时亦带来一系列问题:超越"宗教"一词的语义极限,增加了与禁止国教条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46卷 93-102页
作者: 张国钧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北京100088
天伦、人伦之分最晚始于秦汉,两者在彼此对应中时被混用。从发生角度而言,天伦是天生的伦理,人伦是人为的伦理。天伦、人伦同气分形,共生中国人的伦理永恒、伦理信仰:天伦同气,因血缘而在代代传承中贯通有限生命,内生诚信,分形人伦;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收藏 引用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 第15期 59-61页
作者: 张文剑 刘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推进依法治校,首先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制制度体系。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树立法律伦理信仰是贯彻依法治校的前提。面对新形势,应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
来源: 评论
学衡派伦理思想研究
学衡派伦理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方旭红 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衡派以白壁德的人文主义为基础,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系统的批评,并以不同的方式与新文化派一同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文化转型。但是,学衡派因其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而被时代冷落,在暴风骤雨般的社会变革中,其独特而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伦理的重建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 1995年 第2期 58-63页
作者: 樊浩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中国伦理的重建樊浩在中国文化的设计中,作为伦理秩序建构与社会调控的机制有三:情、理、法,而中国目前的社会症状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情”的困惑;“理”的失落;“法”的孤独。对于“情”,中国人、中国文化陷入一个二律背反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学术文摘
收藏 引用
文化学刊 2012年 第3期 29-29页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罗立桂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由于紧密配合社会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使得文学"大众化"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功利和审美纠结、精英和大众的身份矛盾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极限境遇叩问多面人性
收藏 引用
名作欣赏 2011年 第6期 37-39页
作者: 张军府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叙事形式上,《夹边沟记事》模糊了纯艺术形式和大众艺术形式的界限,小说虚构与再现现实并行不悖。杨显惠无疑是一个有着伦理信仰的作家,他的愤怒来自奴役力量对个体生命尊严的践踏以及事后的若无其事,他要用自由反抗奴役,用记忆对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文化与中国人的信仰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 第4期 22-24页
作者: 黄海涛 不详
黄河文化与世界上其他三大古代文明最大的不同,是以根亲血缘、族群姓氏解决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纽带的历史传承问题。特别是黄河文化建立起的氏族血缘根亲的认同,形成了华夏文化血浓于水的底层法则和结构,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根亲逻辑和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